湖北宜昌1917年,洋貨向內地分發的中心


宜昌,古稱夷陵,位於湖北省西南部、長江上中游分界處,建制歷史逾兩千年。1876年,中英簽訂的不平等《煙臺條約》確定宜昌為通商口岸,次年4月1日,設立宜昌海關“宜昌關”,之後的72年裡,宜昌的政治、經濟貿易都在洋人的掌控之中。

宜昌關在當時是全中國距大海最遠的海關,是“上控巴蜀、下引荊襄”的重要通商口岸,控制中國長江上游及西南地區,帶動了18個國家和地區與宜昌的貿易往來,貿易總額排在全國前列。

三國時,吳黃武元年,改夷陵為西陵郡,也稱宜都郡。晉太康年間,改置為夷陵縣。東晉分夷陵西境另置一縣時命名“宜昌”,寓意在於祈福分境置縣宜於國運昌盛,“宜昌”之名便始見於史。

中華民國初年廢府、州建制,實行省、道、縣三級制。1912年改東湖縣為宜昌縣,與興山、秭歸、巴東、長陽、五峰、鶴峰縣屬荊南道。當陽、遠安屬襄南道。1922年,宜昌屬荊宜道。

列強規劃宜昌成為洋貨向內地分發的中心市場,為西南運往東部沿海及歐美的土貨、舊貨加工產品接收市場。宜昌進口貨物主要為工業品,包括棉紗、煤油、菸草、軍火、糖酒類等。貨物主要來自英國、德國、日本、美國。

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簽訂,日本商人大量來宜。1900年,日本商人還在宜昌開設了“商品陳列所”,展出的商品有840種,歷時達三個月之久。宜昌的老百姓,在本土看到了日本明治維新後工業的迅速發展和對外擴張的野心。

1919年5月,,宜昌省立三師、夷陵中學、私立九同平民小學等學校的學生、教師走上街頭,加強反日宣傳。5月9日,學生聯合會抓住宜昌本地日貨奸商遊行示威。宜昌商會做出決定,要各商行“於3日內將所存日貨盡行銷燬”。

湖北省枝江市董市鎮是一座距今已有1700年曆史的文明古鎮,公元220年名董灘潮,三國時期,蜀將魏延駐守此地改為董灘口,是蜀漢中郎將董和故里,後因商賈雲集,半於邑城,遂而演變為董市。

在清代至民國29年以前,有居民8000餘人,各類商店300多家,是連接川東鄂西與江漢平原的重要港口和商埠,每到秋收時節,日有千頭騾馬上市,百艘船隻裝卸貨物,可見市場之繁榮。【湖北宜昌,1917年。攝影:甘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