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認清朱一龍的演技,只需這一場戲

最初知道朱一龍這個演員,是看朱時茂導演的《胡楊的夏天》。我很喜歡朱時茂之前拍的兩部喜劇,這部也還可以。當時只覺得這小夥子乾淨整潔,與一群時下的小鮮肉有所不同,之後的《鎮魂》大火,令人欣慰明珠未封塵。


「劇評」認清朱一龍的演技,只需這一場戲


今天說的是他在大火之前所拍的一部武俠劇,《邊城浪子》。

由於是武俠小說的愛好者,這本書的原著自然早就看過,但翻拍古龍劇,從來是天馬行空吹牛不上稅的活計,這部劇也沒能免俗,快進著看都很爛。對原著的改編可以說支離破碎——原著在古龍小說裡,本來就只能算中檔,娛樂性較差,因為很悲,不如《陸小鳳》、《七種武器》之類的經典作品,有強大的懸疑支撐,以及滿滿的人生希望。


「劇評」認清朱一龍的演技,只需這一場戲


但令我眼前一亮的,倒也只有朱一龍所演的傅紅雪。

在眾多傅紅雪的演出者裡,狄龍是次數最多,鍾漢良等人也都做過。可都沒有原著當中傅紅雪的神韻,唯有89年版的吳岱融,可以算演的最好。也最接近原著。此外還要算得上還原的,就得說是朱一龍了。

之所以說他的傅紅雪,是爛泥當中的一著清蓮,主要是因為整部劇的素質太差了。不能說很爛,但絕對是掙扎在及格線的作品,我想除了朱一龍的忠實粉絲,以及我這種武俠小說的偏愛者,應該也難回頭去補習此劇。

就連傅紅雪本身的扮相,也像是拳皇裡的不知火舞上身了一樣,除了化妝得當,髮型簡直是太爛。但出奇的是,假如注重了朱一龍這張臉再去瞧,發現仍能入戲。


「劇評」認清朱一龍的演技,只需這一場戲

最印象深刻的,是與女二在酒館對話的一幕,眉目之間確實有戲,是放在肥皂劇裡嫌多,放到大銀幕里正好的情緒,有人說他像梁朝偉,或許也是這樣一點原因吧,畢竟梁朝偉在80年代末拍電視的時候,就已經很給人一種“卿本佳人,奈何拍劇”的慨嘆了。這麼好的條件,畢竟更應該在膠片裡生存,雖然這話現在不適用了,也沒人拍膠片了。

這段戲臺詞不多,倒是在煽情裡捕捉到一點古龍的神韻,朱一龍演的傅紅雪,用四個字來形容,就是薄如蟬翼。不止性情薄,也命薄,病態的蒼白之下,是壓抑的內心,那種“心裡千萬重,面上兩三分”的欲說還休,都在他你那句“你別哭”裡還原出來了。

說來可笑,我看《邊城浪子》本是因為喜歡古龍,對演員本身沒多大的期待,但最後才發現,劇集亂七八糟,反而是主角演的不錯,惹人關注。有種失之桑榆的諷刺感。

所幸他如今已經大紅,資源想必更好,日後也不需在爛片裡顯得出類拔萃,而是更上一層樓,眾星捧月,一樣顯得明朗了。

有朋友推薦我細細看《鎮魂》,我只看了一些,沒如《邊城浪子》這樣看的全。因此等看完後,再回頭講講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