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工程教育邁入全球「第一方陣」

“工程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在國際舞臺上的一張“名片”。

2016年6月,隨著國際工程聯盟大會《華盛頓協議》全會全票通過中國的“轉正”申請,標誌著我國成為國際本科工程學位權威互認協議的正式成員,我國的工程教育質量認證體系實現國際實質等效。

就在不久前,一條消息再次吸引全社會的關注:截至2017年底,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和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共認證了全國198所高校的846個工科專業。通過專業認證,標誌著這些專業的質量實現了國際實質等效,進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陣”。目前,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已覆蓋21個專業類,計劃2020年實現所有專業大類全覆蓋。

當前,世界範圍內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進行,以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為特點的新經濟蓬勃發展,迫切需要培養造就一大批多樣化、創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而中國工程教育承載著為中國乃至世界工業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的新責任和新使命。進一步研究新經濟態勢,把握工科建設的新理念、新結構、新模式、新質量與新體系,是中國工程教育面臨的新要求和新挑戰。

從“模仿跟隨”到與發達國家“比肩而行”

我國是工程教育的第一大國。數據顯示,中國普通高校工科專業招生數、在校生數、畢業生數都遠遠高於世界其他國家,穩居世界首位,數量比緊隨其後的俄羅斯、美國等國高出3—5倍。

“中國已經形成了世界最大規模的工程教育體系,工程教育由過去的‘試驗田’,已變為如今的‘大田耕’,越來越多的高校參與進來。”教育部高教司副巡視員宋毅介紹,目前全國有1100多所學校舉辦工程教育,1.9萬多個工科專業,在校生約550萬人,畢業生120多萬人。

2006年,教育部啟動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試點工作。十多年來,以申請加入《華盛頓協議》為契機,工程教育改革全面深化。

“作為我國工程教育近十年來的一項重要改革舉措,工程教育認證直指工程教育強國建設中的教育理念、標準、模式、評價等核心問題,是我國工程教育改革的主要著力點。認證專業數量從每年幾個、幾十個,到最近幾年的幾百個,為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一支數量可觀的樣本。”教育部高教司理工處處長吳愛華表示。

在專業質量方面,《華盛頓協議》注重的“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三大理念,對我國工程教育質量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本次公佈的相關專業在參與認證的過程中,對標《華盛頓協議》和中國工程教育認證標準要求,主動修訂培養目標、重組課程體系、深化課堂改革、明晰教師責任、健全評價機制、完善條件保障,人才培養質量明顯提升。

“加入《華盛頓協議》意味著中國高等教育真正走向了世界,我們開始從‘模仿跟隨’到‘比肩而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認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的中國工程教育,理應為全球工程教育發展貢獻中國經驗,積極從工程教育改革發展的參與者向引領者轉變。”

從“工程教育大國”走向“工程教育強國”

近年來,我國工程教育不斷取得新突破:結構佈局得到不斷優化,培養層次、類型、種類設置更加註重與工業發展相適應、與區域發展相協調,為同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後備人才,成為中國工業發展的堅實基礎和有力支撐。

2017年,教育部又啟動實施“新工科”建設,改造升級傳統工科專業,加快發展新興工科專業。中國從工程教育大國逐步走向工程教育強國。

這兩年接連推出的“復旦共識”“天大行動”“北京指南”等,吹響了新工科建設號角,開啟了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徑。如今,越來越多的高校參與到新工科建設中,推動現有工科專業的改革,主動設置新興工科專業。

以天津大學為例,該校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以“工程科學實驗班”為載體,實施了多層面選拔組班制、競爭性分流機制、自由選擇專業制、本碩博統籌培養制、全員導師制等一系列改革,並在課程體系和工程類專業通識教育上創新,致力培養“具有深厚數理基礎和人文素養,善於從工程中發現科學問題,並能運用科學原理解決工程難題,能夠解決人類面臨重大問題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儀器儀表領域未來工程領軍人才”。

去年6月通過的《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指南》,旨在鼓勵高校審時度勢、超前預判、主動適應、積極應答,充分發揮基層首創精神,探索實踐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學科專業的新結構、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教育教學的新質量和分類發展的新體系。

吳巖表示,新工科建設勢在必行,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為特徵的新經濟呼喚新工科的建設,國家一系列重大戰略推動實施呼喚新工科的建設,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呼喚新工科的建設,提升國際競爭力、硬實力呼喚新工科的建設。新工科是“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升級版,要面向產業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深化工程教育改革。

面臨新挑戰,工程教育再出發

在我國工程教育規模不斷擴大、質量不斷提升,為社會培養出大批工程技術人才的同時,工程教育也還面臨新的挑戰:

比如,在規模與結構方面,工科畢業生供給結構性過剩與短缺並存,專科層次和研究生層次工科畢業生供給不能完全滿足企業和行業需求,適應新興產業和製造業十大重點領域的人才培養存在提升空間,區域性工科人才規模與產業規模之間的精準匹配等體量與結構上的問題需要儘快解決。在質量內涵與支撐要素方面,質量建設“最後一公里”有待真正落地,工程教育理念、課堂教學、支撐條件、教師隊伍建設、學生能力發展等內涵要素均有較大持續改進空間。在頂層設計與動態調整方面,人才培養鏈與國家創新鏈、產業鏈對接有待增強;專業動態調整機制亟待完善;產學合作教育的廣度和深度亟待加強等。

“總結經驗、應對挑戰,讓我國工程教育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要從五個‘新’發力。”吳愛華表示,一是樹立工程人才培養的新理念,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發展、適應時代要求的關鍵能力;二是建立工程教育學科專業的新結構,既要主動謀劃新興工科專業建設,也要推動現有工科交叉複合、工科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應用理科向工科延伸;三是探索工程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建立多主體參與的校企協同人才培養模式、多學科交叉融合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新工科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等;四是要建立工程教育的新質量,擴大認證規模,使我國更多專業能與國際實現實質等效;五是要探索工程教育各高校分類發展的新體系,工科優勢高校、綜合性大學、地方高校應分類發展,為我國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培育不同的工程人才。

不少專家談道,瞄準國家戰略人才需求,把握新工業革命帶來的時代新機遇,謀劃建設新工科,實現從“支撐者”向“創新引領者”轉變,保持中國工程教育的活力和可持續發展力,需推進中國工程教育再出發。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丁雅誦 趙婀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