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公司起名學問:6家科技巨頭名字背後的故事!

公司名稱裡需要凝聚一些個性化的,又讓人信賴的東西,或者至少比選擇其他名字更能帶來優勢。為什麼耐克 (原名藍絲帶體育)會叫耐克呢?因為作為勝利化身的希臘女神就叫做Nike,耐克正是以此命名。

創業公司起名學問:6家科技巨頭名字背後的故事!

1. 阿里巴巴

馬雲從創業一開端就想要做一家世界性的公司,在馬雲看來,互聯網企業取名字也應該是世界性的。那時候最好的名字是雅虎,他想了很久,覺得阿里巴巴這個名字不錯。當時,他在美國舊金山找來餐廳的一位服務生,問她是否知道“阿里巴巴”,對方說“Yes,Alibaba,Open Sesame!(我知道,阿里巴巴,芝麻開門!)”而且許多國家對阿里巴巴的發音幾乎是一致的。阿里巴巴,芝麻開門這句話來自那部耳熟能詳的古阿拉伯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其中有一篇《阿里巴巴和四十個大盜》的故事。

就這樣,馬雲終於敲定將“阿里巴巴”肯定為公司的名字。但比擬為難的是,這個時分,阿里巴巴的域名曾經被一名加拿大人買下了,當時報價1萬美元。而當時馬雲的啟動資金只有50萬,但馬雲認定這個名字會傳播到全世界,所以決然耗資1/6的身價買下了這個域名。

創業公司起名學問:6家科技巨頭名字背後的故事!

2. 蘋果(Apple)

在一段採訪視頻中,當時還很年輕的喬布斯解釋說,一開始的時候,公司公開徵集公司名稱,有人推薦了“矩陣電子”之類的名字。但是“蘋果電腦”最終在待選名稱中脫穎而出,公司給出但書:在徵集截止日期前,如果沒有其他更好的建議,“蘋果電腦”這個名字將成為正式名稱。那麼,為什麼是蘋果呢?喬布斯的原話是:“一部分原因是我很喜歡蘋果,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在電話簿裡面蘋果(Apple)排在雅達利(Atari)之前,我曾經在Atari工作過。”2007年時,“蘋果電腦”去掉了“電腦”二字,只剩下“蘋果”。

很明顯,這成功了——蘋果現在是世界級大集團,而雅達利則早已退出了硬件遊戲界。

創業公司起名學問:6家科技巨頭名字背後的故事!

3.騰訊

馬化騰給公司起名為騰訊,飽含著深長的意味。

一方面,馬化騰的名字裡有個“騰”字,公司和自己密切相關;另一方面,“騰”也有騰飛、發達的意思。後綴為“訊”,更多是因為老東家潤訊對馬化騰的影響。

至於英文命名Tencent,更多是參考著名的通訊公司朗訊(Lucent)而起的。

後來騰訊在香港上市,Tencent的英文名被香港人稱為“十分錢”(tencent),正好那時的騰訊至多是家SP(短信內容提供商)公司,用戶所發的短信騰訊收費一毛錢一條,正好十分錢,起名很是貼切和形象。

創業公司起名學問:6家科技巨頭名字背後的故事!

“百度”二字源於中國宋朝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詩句:“眾裡尋她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李彥宏說:我從小就喜歡唐詩宋詞,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度非常強。當時的想法是,網站的名字要有中文的含義,要讓中國人能明白,還要有簡單的拼音,能表現搜索的含義,但不能很直接地就叫搜什麼,要有文化的底蘊。

想來想去,突然就冒出辛棄疾的這句詞,當即就拍板了,因為“百度”兩字把我們想要表達的

創業公司起名學問:6家科技巨頭名字背後的故事!

5. 小米

雷軍的目標是移動互聯網,這個詞的英文是” Mobile Internet",取其首字母縮寫便是" MI "。通常,我們都會給公司的英文名取個貼近的中文名,好比”Sina" 取名“新浪”一樣。那麼" MI "在中文裡比較貼近的發音就和“米”這個字最像了。所以,2010年4月的時候,雷軍就為那個無線業務團隊成立了“小米工作室”,讓他們專心開發手機軟件(8月的時候第一代MIUI操作系統就發佈了)。後來,隨著業務的擴展,雷軍在“小米工作室”的基礎上就成立現在的“小米科技公司”。自然地,其後來發布的“米聊”、“小米手機”等產品名字中就有了“米”字的傳統。

創業公司起名學問:6家科技巨頭名字背後的故事!

6. 京東

各取自劉強東和初戀女友龔小京名字的最後一個字,二人曾是大學同學並一起合夥在中關村創業。如今,京東已成為電商行業中的佼佼者,而劉強東和初戀女友的愛情卻未能像京東這個名字一樣保持鮮活的生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