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獨角獸企業創始人羅浩:進軍在線教育,讓全世界孩子愛上學中文

語言學習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十大難學語言之一的中文更是如此。據統計,海外華裔人數估計有四千萬左右,而華裔適齡兒童大約在100萬,在非漢語環境中如何培養起孩子對中文的興趣並掌握好應用技能呢?浙江大學的羅浩教授已經探索出了解決之道。

VR獨角獸企業創始人羅浩:進軍在線教育,讓全世界孩子愛上學中文

羅浩帶領團隊在今年年初孵化出了PandaSay項目,這是一個專注為5-12歲母語為非中文的孩子提供在線漢語學習體驗的平臺,致力於用場景化的教學模式提升孩子對漢語的學習興趣,並通過科學的課程體系全面提高孩子的漢語水平。它通過真人在線小班(通常為1-4人)的教學方式,為國外的孩子提供沉浸式的中文學習環境。

PandaSay的使命很明確:讓全世界的孩子都能接受系統化的中文教育,愛上學中文!

緣起之路,一個教育工作者的本心

事實上,PandaSay並非羅浩的第一個創業項目。早在2014年,彼時Oculus Rift 橫空出世不過兩年,也是創業浪潮剛剛在中國興起之際。羅浩與浙江大學的博士吳震、曾在中國航空航天集團擔任處長的馮國華聯合創辦了映墨科技,憑藉研發技術上的實力,以及一系列的市場探索,映墨科技兒童VR垂直領域站穩了腳跟,也受到資本的關注和青睞,並迅速躋身新銳獨角獸之列。

幾年下來,公司的發展已經趨於穩定,而且在線教育入局者甚多,競爭激烈,為何羅浩還要創建PandaSay?這不得不談起他前往澳洲訪問的兩年經歷。

"2014年,我受國家留學基金委和浙江大學公派赴悉尼大學從事訪問研究,因為訪問時間比較長,孩子又比較小,所以帶著愛人和孩子一起過去了。在悉尼生活的2年時間裡,孩子的中文教育讓我很頭疼,雖然在家裡我們都說中文,但是受整體語言環境的影響,孩子很難系統化學習中文。我們也嘗試找過線下中文學校,但是師資參差不齊,接送也費時費力,關鍵是一週集中學習一兩次,一次兩三個小時,收效甚微,孩子還很排斥。和華人朋友聊起這個感受,發現大家對這個問題都很無奈,都想讓孩子學好中文,但又不得其法。"

VR獨角獸企業創始人羅浩:進軍在線教育,讓全世界孩子愛上學中文

映墨科技首席技術官羅浩

"回國後我也琢磨過這個事,考慮能不能打造一個在線平臺解決這個問題,不過當時在做其他項目,精力不夠,時機也不夠成熟,也就沒有繼續深入下去。這兩年,在線教育愈加成熟,加之隨著VIPKID的興起,1V1小班真人在線授課的模式也得到了市場驗證,正好公司也趨於穩定,所以我認為孵化這個項目的時機到了。"

作為一名教育從業者,這是羅浩一直都想做的一件事。羅浩說:"我們希望通過這個項目為國外的孩子和國內的老師搭建一個溝通的橋樑,讓孩子在國外也能接受國內的中文教育。同時,我們也希望能夠通過這個項目響應和配合國家戰略,助力中文教育輸出,提升華人的文化自信,拓展漢語在全球的影響力。"

向死而生,匠心獨具

有過創業經歷的人都知道,創業絕非易事。在羅浩看來,創業是一件向死而生的事情,尤其是教育類創業更是沒有回頭路,每個環節都需要匠心和情懷加持,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困難,每一步都需要踏踏實實走。

"創業過程中,既要有所堅持,又要擁抱變化:看好這個行業並選擇了這個行業就別輕言放棄,不管再難只要留在牌桌上就還有機會。但是現在的商業環境和市場環境變化非常快,也不能死守一些固有模式,需要在變中變,及時調整產品策略和商業模式,順勢而為。"

"迴歸到互聯網在線教育這個項目來說,開拓市場很重要,但提高教學質量、做好客戶服務更加重要,沒有什麼推廣比口碑傳播更有效。換句話說,好的口碑才是真正的壁壘。"

PandaSay對口碑的重視也直接體現在師資、教材、服務等三個方面。師資上,PandaSay有許多在業界頗有影響力的教育家以及具備多年海外執教經驗的授課老師;在服務上,PandaSay客服團隊和教務團隊將從課前、課中、課後為家長和學員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務。值得一提的是,PandaSay在教材內容上也費了許多心思。眾所周知,教材編寫是非常耗時又耗力的大工程,而PandaSay的教材和課件都是自編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同心同德,團隊力量無窮大

全球漢語熱持續升溫,已有48個國家將漢語教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海外學習漢語的人數已攀升至1億,國家對文化輸出這塊也有相關政策支持。此外,在線教育市場規模也已超過3000億。相較於傳統的教學模式,在線教育優勢明顯且已有成熟的商業模式。目前,海外學習中文的途徑仍主要集中於線下,面臨著學習時間和空間難把控、教學資源參差不齊等問題,所以,針對海外用戶(尤其是華人)的在線中文教育具有很大市場機會。

儘管機會巨大,但是羅浩的團隊目前還是面臨著不小的挑戰:"首先,我們主要的團隊都在國內,對很多其他國家的中文教育情況瞭解有限,對課程設計的差異化會有一定影響。另外,國外的規模化市場推廣等也會遇到一些困難,我們這個體量的團隊很難燒錢去做推廣,除了跟漢辦僑辦合作,其他方面的推廣只能從小範圍逐個去突破。"

團隊體量雖小,來頭卻不小:創始人羅浩為浙江大學副教授,曾赴澳大利亞的知名高校擔任訪問學者,在華人眾多的悉尼生活了兩年;聯合創始人吳震為浙江大學博士,曾在華為及UT斯達康任職;聯合創始人馮國華曾在中國航空航天集團任職處長;技術總監陳愛青是清華大學軟件碩士;運營總監蔣文傑擁有十餘年教育行業從業經驗。

團隊的成員都是以創業而非工作的心態在做事,這點給羅浩的感觸很深:"即便到現在,我們很多課程都還是會配備專人進行值班並進行文字記錄和總結,確保能夠快速響應課上的突發情況,同時也為後期針對性調整上課節奏及優化教學質量提供依據。所以我們的值班人員工作強度是很大的,有時候是一週無休的狀態,但他們從來不抱怨,除了值班之外還會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其他的團隊成員有空的話也會主動要求幫忙值班。他們讓我覺得創業不是一件孤單的事。"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至善;創業之道,在遵本心,在合眾之力,一個用心做事的團隊,未來必定超乎想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