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這些翡翠行話你應該知道!

行行有門道,來看一下翡翠這一行裡的門道吧!

“這個價位在小五”、“這個值中六”

首先,小三、中四、大五代表的是一個價格區間,並不是某個具體的數值。小、中、大分別代表價格數字開頭的1-3,4-6,7-9,後面的三、四、五代表價格的位數。這樣連起來我們很快就能知道小三就是100-399,中四是4000-6999,大五是7000-7999了。如果你認為某個商品只值800元左右,則可以說“這個價位在大三”。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這些翡翠行話你應該知道!

“種”

這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種稱呼是五花八門。例如,按照透明度劃分“透明度高,則種好”,反之,則種差;透明度很好的稱為“老坑種”,透明度差的稱為“新種”,透明度介於兩者之間的稱為“新老種”;也有“玻璃種”(透明度很好)、“冰種”(透明度較好)等稱呼。按礦床類型,有“老坑種”(即籽料)、“新坑種”(即山料)之分。按顏色和透明度的好壞,有“花青種”、“油青種”之分等。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這些翡翠行話你應該知道!

“A、B、C貨”

A貨指僅經過機械加工,其顏色、結構、透明度等均保持天然狀態的翡翠,即天然翡翠;

B貨是指將低檔翡翠經過強酸處理漂洗,去除雜質、汙點後,用膠或還氧樹脂膠等材料填補經酸液浸蝕損失的空間,經這類處理的翡翠,鑑定證書會註明“翡翠B貨”或“翡翠處理”;

C貨指人工添加外來染料或藥品處理後的翡翠及其成品。其方法是借高溫高壓將染色劑滲入原來無色的翡翠中,使它的全部或局部染成翠綠色或紫色等,但其色澤會隨時間轉淡及變暗。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這些翡翠行話你應該知道!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這些翡翠行話你應該知道!

“一手走”、“一手貨源”

翡翠一手走,其實指的就是將同一塊翡翠料打磨出的翡翠物件,一次性買走。

在翡翠界還有一種說法是叫“一手貨源”,很多翠友會將二者混淆,以為“一手走”就是“一手貨源”。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這些翡翠行話你應該知道!

“無棉不成玉”

完美主義的翠友,總認為沒有棉的翡翠才是完美的,特別是選擇種水極好的玻璃種翡翠時,覺得棉就是最大的瑕疵。不得不說,有這種想法的很容易錯過翡翠臻品。正所謂“無棉不成玉”,棉本來就是翡翠特有的結構,是天然的標誌。並不是所謂的瑕疵。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這些翡翠行話你應該知道!

翡翠的開發、交易和評價,在漫長的歷史演化中,形成了一些俗語或行話,直至今天還被廣泛使用。有時令行外人一下子摸不著頭腦,還有很多應用較為廣泛的俗語或行話,這裡只是個別的做些介紹,希望對喜歡翡翠的翠友們有些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