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助推新舊動能轉換!山東人社部門推出四大專項行動

為助推全省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近日,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出臺《助推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建設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推出人才支撐、創業助推、企業護航、優化服務四大專項行動。


制定面向全體 留學來魯人員的普惠性政策


《方案》提出,實施“企業博士(後)集聚計劃”、“千名博士進企業”行動、“新技能”人才載體培育行動和“海創山東”人才發展計劃。面向“十強”產業領域,引進一批海外高層次創新性人才,組織開展海外人才招聘活動,制定面向全體留學來魯人員的普惠性政策。

優化人才支撐,關鍵在制度創新。《方案》提出,進一步改革職稱評審制度,修訂完善職稱標準條件,打破戶籍、地域、身份、檔案、人事關係等限制。貫通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高技能人才可參加工程系列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工程技術人才也可參加高技能人才評定。

進一步完善省屬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管理辦法,擴大事業單位分配自主權,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由事業單位自主分配。探索實行事業單位高層次人才協議工資制、項目工資制和年薪制等靈活多樣的分配方式;對知識技術密集、高層次人才集中的事業單位,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可給予適當傾斜。積極推進國有企業職業經理人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

研究擬訂《外國人在山東工作管理暫行辦法》,放寬外籍高層次人才到山東工作條件限制。



聚焦丨助推新舊動能轉換!山東人社部門推出四大專項行動


籌建山東創業大學

我省鼓勵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科研人員離崗創業,允許高校、科研院所設立一定比例的流動崗位,吸引有創新創業實踐經驗的企業家、科技人才兼職。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落實好創業補貼政策及創業擔保貸款等政策。

創新開發區人員管理。完善全員聘任制等制度,打破行政事業企業單位人員身份界限,積極探索靈活的用人機制和分配機制。

加強創業平臺載體建設。成立山東省創新創業服務發展聯盟,打造山東創業服務雲平臺,建設山東省級公共實訓基地,籌建山東創業大學。定期組織創業大賽,推選一批符合新舊動能轉換方向的優秀創業項目、創業團隊,給予最高20萬元獎勵。


聚焦丨助推新舊動能轉換!山東人社部門推出四大專項行動


“十強”產業企業 穩崗補貼標準提至50%


為企業發展護航,我省進一步減輕企業社會保險費負擔。企業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繼續按18%執行,按規定為符合條件的困難企業辦理社會保險費緩繳、延繳手續,緩繳、延繳期間免收滯納金。

工傷保險基金累計結餘可支付月數在18(含)至23個月的統籌地區,以現行費率為基礎下調20%,累計結餘可支付月數在24個月(含)以上的統籌地區,以現行費率為基礎下調50%,執行期限至2019年4月30日。

對“十強”產業企業,將穩崗補貼標準由30%提升到50%,其中每年認定不少於100家“十強”產業企業,將穩崗補貼標準由30%提升到60%,用於職業技能培訓;對“十強”產業企業職工,將初級、中級和高級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補貼標準提升30%。

除國家規定的81項職業資格目錄外,研究認定“十強”產業企業發展緊缺急需職業(工種)目錄,給予技能提升補貼。

實施優化服務專項行動。積極推動“一次辦好”改革,2018年底省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不低於80%,市縣級不低於50%;2019年底省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不低於90%,市縣級不低於7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