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謝濤:讓傳統劇目唱出時代新聲

晉劇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獲得者謝濤

讓傳統劇目唱出時代新聲

专访|谢涛:让传统剧目唱出时代新声

謝濤在晉劇《爛柯山下》中飾演朱買臣。 太原市實驗晉劇院有限責任公司供圖

繼上屆展演帶來頌揚清廉正氣的晉劇《于成龍》之後,時隔兩年,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得主謝濤又帶來了探討婚姻價值觀問題的新編晉劇《爛柯山下》。

出生於梨園之家的謝濤,從小就與戲曲結下了不解之緣。“我的母親是晉劇演員,父親從事戲曲教育工作,我從小就在舞臺邊長大。”11歲時,她瞞著父母考入太原市文化藝術學校學習晉劇,4年後進入太原市實驗晉劇院。16歲時,在旦角行當已初露鋒芒的謝濤,轉而投身於更加深沉含蓄的鬚生行當。“小時候我就想像媽媽一樣,穿著漂亮的戲服,站在舞臺中央,能夠得到戲迷的認可喜歡。隨著對戲曲瞭解越深入,我就越痴迷,戲曲藝術魅力無窮,唱唸做打、舞臺佈景、音樂伴奏,還有劇本的情節、結構、文辭、聲韻等,一輩子都學不完。”

憑著對戲曲藝術的滿腔熱愛以及不懈追求、探索,1997年,謝濤憑藉晉劇《丁果仙》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此後,《傅山進京》《于成龍》《爛柯山下》……在不斷新創和改編的十幾部劇目中,謝濤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神采飛揚的經典人物形象。2009年,她憑藉新編晉劇《傅山進京》一舉奪得“二度梅”。

“戲曲是門綜合藝術,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謝濤謙遜地說。作為新時期晉劇的領軍人物,謝濤始終不忘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改革創新。“新編劇目要注重歷史評價、審美評價、哲學評價,從而創作出更多主題深刻、貼近現實的優秀作品。”(記者肖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