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銷售做大客戶是死路一條

大客戶:抬頭響亮的客戶。

回款多,撐業績。

譬如:銀行。3年招一次標,換一次供應商,中標的3年裡爽的飛起,3年後再運作一下下,衣不如新,人不如舊,決策層一拍板還是你了。手握銀行客戶出去撩其他客戶也有底氣,跟房產銷售一樣把乙方做成甲方:四大行都跟我合作了....

你這樣的小客戶還在這挑挑揀揀的——內心戲寫滿言行舉止,完全失去了站在客戶角度考慮問題的意識:四大行跟我有什麼關係?

哎呀,一不小心,舉例論證的偏見跑偏了,本來想論證大客戶的有利面,跑偏到論證大客戶帶來的資源詛咒了,將就看吧,天熱,膝蓋稍感風溼,吹不得空調,腦子犯渾。

今早翻到一篇今日資本徐新的演講,提到不投TO B企業的原因:大客戶有限,大客戶又握有議價權,天花板明顯。雖然有點投機味道,但說的忒扎心。

為四大行提供產品,你能拿到議價權?你漲1釐,四大行能找到1裡地的供應商替代你。

抬頭響亮的大客戶,一大堆乙方等著跪舔,跟單週期長,利潤低,提成少,除了業績、名聲,雞毛沒有,而且,現今互聯網興起的扁平化管理,傳統行業又臭又長的決策鏈條堆成的“競爭門檻”一夜間作了古。

譬如,我家小田田在為阿里提供企業短信服務,出了點問題,10分鐘不到阿里就換完供應商了。

更慘的是,回款百八十萬,提成百八十塊...

好像應該匿名....不過我家小田田臉皮厚,hin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他在做企業短信,歡迎去撩。

這些都不刺激,最刺激的是我的小夥伴,昨天搞了個客戶,一單提成6位數,客戶沒有官網,沒有名氣,一家做擔保的公司,測試到打款用時2天,TM完全超出了我現在的認知。

認知這個詞不夠精確,更偏向視野這個詞。我做智能外呼2年來,天天盯著現金貸行業、廣州、深圳叫得出名的客戶跑了個遍,一遍又一遍的聊在催收、營銷場景的高效、低價,從來沒意識到還有擔保這個行業...

我現在比半個月前的梅西還慌的一比。

今天才意識到沒有現金貸之前,貸款的存在形式是擔保。

互聯網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讓我以為貸款只有現金貸、購物只有電商、娛樂只有遊戲、愛情只有約炮。

浮在面上的現金貸客戶,談了一輪又一輪,遲遲落不了地,一波又一波的同行報著刺穿我心理底線的價格撩著有限的幾個客戶,忒不好玩。

需要換個方向了。

我的小夥伴咋搞的擔保公司我也不曉得,只知道一週5天班,他4天不在公司,據他自己說是在外面跑關係。

我選擇相信。

結果倒推來看也不得不相信。

B端銷售做大客戶是死路一條

大客戶:給錢賺的才是大客戶

蒼老溼門前排著隊,單位時間內蒼老溼只擇一人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