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沒單開的日子

遠遠多於有單開的日子。

栗子就不舉了,直接調研下吧。

1月30天,你能開幾單?

快槍手 or 真猛男 (單選)
0
0%
0蛋
0
0%
1-5單
0
0%
6-10單
0
0%
11-20單
0
0%
21-30單
0
0%
31單以上?喝多了吧?醒醒,大保健從業者一週還要休息7天呢

一天沒單可開是正常的。

老大又在邊上BB?把你叫進小黑屋質問?又在質疑自己幹不了銷售?煩躁?唉聲嘆氣?打不起精神?罵客戶不靠譜?

這都是我以前經歷、正在經歷、以後還會經歷的狀態。

滾著浮油的雞湯咱就不煲了,咱從頭理一下:客戶從哪裡來?

準確的說,你的第一個客戶從哪裡來?

我的是打陌拜電話搞來的。

到現在好像3年沒打陌拜電話了。

現在的客戶都是各種找、等人介紹,坐倚市門等客來。

問題似乎就這麼簡單:習得的技巧越多,力氣活就越不想幹了。

依稀記得出差的高鐵上聽到一哥們在打電話:你招那些剛畢業的孩子,別招那些幹了好幾年的,小孩子啥也不懂,讓幹嘛就幹嘛,電話打的勤,那些幹久了的會覺得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原話記不真切了,小哥好像是做建材的,在跟小夥伴聊怎麼搞市場,雖然語氣語調裡透著傲慢、炫技,但不得不說小哥說的hin對。

做得越久,懂的越多,越依賴經驗做客戶,面對一個客戶,看了下客戶名字就下完結論:朋友圈木有認識的、群裡聯繫不上、打陌拜電話?前臺肯定說實名制,又不知道誰負責、上門陌拜?樓下保安都過不去,算了,拉倒吧,搞不定。

陌拜失敗的經驗遠遠大於成功的經驗,一天打100個電話,能搞到10個意向的是天才,搞到3個意向的是幸運兒,搞到1個意向的是常人,一個都搞不到?那不是產品有問題就是你打電話的狀態有問題,鬆弛的狀態下、心無雜念的打一天電話,最少可以找到一個負責人。

題外話:每當你想幹點什麼事跟小夥伴交流時,小夥伴第一反應多半是質疑,能行嗎?能做成?為嘛知道不?普通如你我,身邊多是沒幹成過啥事的人,只好依靠失敗的經驗來論證你做的事...

好像說的不太精確,準確來說除了熟悉的路徑(上班打卡、下班交表),其他的事都沒做成過...

不諷刺了。

就到這吧。

回到最開始的地方理一理。

洗澡睡覺了。

明兒再聊。

銷售沒單開的日子

文章不一定非要有結論吧,又不是做辯論....

幹久了的疲態還一個原因:收入提升,消費水平沒提升,不飢渴了

3年間,

眼看我的小夥伴爬到了銷冠位置,

中氣越來越足,

收入翻10倍不止,

餘額寶利息5位數,注意,利息收益5位數。

穿的衣服卻從未變:淘寶9塊9包郵;

他的“吊絲”氣質未曾消失;

他打陌拜電話的聲音卻消失了;

他從一個月10幾個新客戶做到了一個月0個新客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