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改背景下,8個角度優化課堂技術操作

課改背景下,8個角度優化課堂技術操作

策略一、集智備課的策略優化

(一)落實以學科長為中心的“三定”備課責任制

1、同級同科兩人以上建立學科組,必須開展學科長負責下的“三定”(定時間、定地點、定備課人)集體備課活動。

學科長是學科組科任教師備課的召集人、責任人,負責全面落實備課日常化、真切化、生活化。

2、集體備課必須遵循“自備——互研——再備”的備課流程。

①自備:學科長就近期教學內容提前向本組老師佈置課案設計任務,各教師在認真研究課標、教材、學情的基礎上,按校本科研文本之規定的課案形成要求,獨立自主地形成個性化課案設計。課案要求備出深度,把教材中學生看不到、摸不著的深層含義挖掘出來;要求備出梯度,把難度大的分散化,一步一個臺階地引導學生進行理解;要求備出新意,能夠使學生獲取新的與教材內容有關的知識和能力。

②互研:集體備課時,學科長首先檢查本組教師課案撰寫情況,及時簽字確認;聽取本組教師對教材重難點分析,教學目標的確定、情境的創設、有效的教師導學行動、學生學習預設及期望、板書設計、訓練設計等信息。

③再備:在教師充分各抒己見的基礎上,學科長本著集思廣益、民主集中的原則,共同確定課時實施方案,最後達成師生共用導學稿編制的“六個統一”:統一課時劃分、統一課時學習目標、統一導學流程、統一導學策略(自學指導、互動方案、展示方案)、統一當堂反饋、統一日日清檢測,最後由一個教師執筆(打印)形成符合校本科研文本之規定的師生共用日導學稿。

(二)建立以導學案為課堂核心產品的三層級督查制度

1、撰寫課案:

所有任課者必須人人備課,凡課表上規定的科目都必須撰寫課案。除音、體、美學科,小學低年級學科,其它學科均要求編寫導學案。學科長負責本組教師課案形成審查簽字,統一形成的日導學稿須經學科長簽字方可印製,課案與導學案分夾在課案夾內,一月一整理,一學期一裝訂,每節課必須帶夾上課。

2、核查課案:

督學室幹事每日對教師的集體備課開展進行核查、課案形成、導學案編制、導學案發放,五種課型的運用,進行日查並逐日記載;

3、教學視導:

校級學科質控組成員將分科進入各組進行教學視導,參與學科組集體備課,全面督查集體備課的效度,嚴把課案、導學稿質量關並作出文字評價,深入課堂全程關注導學案在操作中的實效性,並給予實質性文字評價。

策略二、課堂運行模式策略優化

優化課前準備

(一)優化組合結構,合理科學分組

1、構建班級大組

按新課堂空間佈局,自然形成4-6大組。構建大組時,要求班主任老師協同各科任教師共同完成,老師做到心中有數,通盤考慮,把學生編成組內異質、組間同異、兼顧科目、男女混編的行政大組,保證每個成員在課堂上都有積極參與的機會,充分保證組內能產生各種有利於討論的觀點,提出解決富有挑戰性問題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組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根據不同學科的特點,臨時分散或整合,大組中成員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適當的調配,發揮最佳效益。

2、構建學習小組

行政大組確定後,按下來便是在大組內優化構建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4人為宜(同排或對面),每組好、中、差三類學生合理搭配。學習小組是平時學生自學、研討、交流的基本單位,是班級教學活動的基本細胞,也是學生合作學習的小環境。

3、民主產生組長

學習小組在民主選舉的基礎上產生小組長,小組長又在民主選舉的基礎上產生大組長。大組長及小組長具有領導、協調好各成員之間關係的職責,上對會長、任課教師負責、下對組員負責。各組長在自管會的領導下,在班主任和科任教師指導下定期召開工作彙報會。

(二)調整課前狀態,營造上課氛圍

1、教師對上好課應充滿自信。認真紮實的課前準備是對上課充滿信心的基礎,安神靜心,醞釀情緒,默想導學要點、步驟是教師進入良好教學境界的必要條件。教師面對學生及聽課者要做到胸有成竹,信心十足。

2、教師上課前應等課督促學生課前準備。小預備鈴(課前2分鐘)響後,科任教師必須手持課本、課案夾愉快地、自信地站到教室門口,巡視每個學生,確保人人做好課前準備。

3、學生課前自覺進入靜心、緊張、興奮狀態,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桌面擺放好當堂學科課本、導學案、筆(含多色粉筆)草稿本,展示板乾淨。

課改背景下,8個角度優化課堂技術操作

策略三、課內時間結構、課時效益策略優化

在現行每課時授課體制下,課時結構大體上安排為“自學、互動、展示”控制在30分鐘以內,“當堂反饋”不少於15分鐘。其中在“自學、互動、展示”環節裡完全由教師單向講授的時間一般限在10分鐘以內,而其餘時間利用於迅速簡明提示當堂學習目標和學生獨立自學、互動合作、多樣展示等。必要時還可在課始階段迅速扼要地指明學生上一課時訓練中存在的傾向性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與解決方法。

策略四、課內導學、自學思考策略優化

(一)誘導學習動機,保持學習動力

1、課始二分鐘,幫助學生明確並接受課時學習目標,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愉快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在交代目標時,語言要簡潔不復雜,語音要親切不呆板,語速要稍慢的適應全班學生。

2、教師要給學生留足獨立的不受別人干擾的自學時間。(一段供學生全神貫注、凝神思索的相對安靜的時間,一段自我整理、自我內化的相對安靜的時間)

3、加強教師巡視,關注自學效度,梳理自學疑難。學生自學時,教師要廣泛巡視學生自學情況,督查一定要認真,千萬不能走過場。有的學生可能沒有自學習慣,或不善於自學,或自覺性不高,但教師不能放任,可及時表揚自學速度快、效果好的學生,可以給後進生以眼神、悄聲細語等形式幫助其端正學習態度。學生自學時,教師要加強調查,最大限度地掌握學生自學中的疑難問題,並整理歸類。

(二)指導內容具體明確,方法靈活多樣。

1、明確自學內容,即讓學生知道自學什麼,有的教材內容單一,可安排一次性自學,有的教材內容多,可視情況分幾次自學,但每次自學前都必須讓學生清楚自學內容。

2、明確自學要求,即用多長時間,達到什麼要求,屆時如何展示、檢測等。

3、交給學生自學方法。如讀書的方式、思考的問題、成果呈現形式等。

策略五、課內互動、學生互助策略優化

1、教師要充分利用優化的學習小組,創設互動互助學習環境和氛圍,引導學開展小組討論交流,鼓勵學生敢於質疑、爭論、各抒己見。

2、教師必須在學生充分自學基礎上,設計出具有思考價值、探究意義的問題,讓學生有意識的自主學習探究,讓學生大膽質疑。

3、互動合作學習時,杜絕課堂上的邊緣人,讓小組內每個成員都能參與其中,發表看法,貢獻成果(口頭、書面)。

4、教師要把握好合作互動學習契機。獨立操作時間條件不充足時;獨立思考出現困難時;當學生提出問題策略彼此間不統一有爭議時;當學生僅靠個人思考不全面、不深入時,這些都是激發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

5、教師在小組互動合作學習中應扮演好如下角色:設計者,設計互動合作環境,創建互動合作機制;組織者,把握互動合作契機,切忌盲目亂用;激發者、促進者、合作者、引導者,深入到各學習小組中,去看、去聽、及時矯正、反饋,有障礙時引導,處於“悱”“憤”時點撥,有情緒時調解。

6、互動合作學習是學習小組為了完成共同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動式方習方式,必須讓學生明確小組共同任務及自己承擔的責任。明晰任務後,以小組為單元,進行合作探索,可同桌交流、小組交流、組際交流、師生交流;可以在座位上、黑板前,可坐、可蹲、可站、可走動、可下位,儘可能讓學生擁有廣闊的互動合作空間。

策略六、課堂展示、多邊生成策略優化

1、展示環節是生生、師生、組生、組組多邊互動的過程,既是自學、合作學習成果的展示交流,又是對學習內容深入理解和進一步提升。主角是學生,學生將自學、合作學習過程中的收穫傳遞出來、外顯出來,問題呈現出來、暴露出來,使得當堂知識得到梳理、整理、豐富、矯正。

2、教師預設的展示“話題”主要內容可有:

①反映重點內容的典型問題;②合作學習可能遇到的共性問題;③具有一定探究意義挑戰性問題。基本原則是:自學中能夠解決問題不展示;超出學生解決能力的問題不展示;凡是學生或部分學生在自學環節自主解決不了,但經過全員合作學習能解決的問題必須展示。

3、創設民主和諧的展示氛圍,鼓勵學生敢想、敢說、敢做、敢於質疑、敢於挑戰。不唯書、不唯師,只求真,形成一種積極主動、爭先恐後、緊張活潑的展示氛圍,通過多種課堂展示活動,如辯論、小品、課本劇、詩歌、快板、歌曲、繪畫等,全員參與體驗。

4、嚴格“展示”習慣與素質訓練。

會聽,做到聚精會神、全神貫注。對展示的同學要以尊重的姿態,欣賞的眼光對待,取得他人之長,補己之短,樂於對他人的表現給予讚美或指正。

敢說,落落大方,侃侃而談。閱述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時,或長篇大論或隻言片語,要充滿自信和激情,站姿挺立,目視全班,聲音洪亮,吐字清楚,自然大方,感情飽滿。

善讀,入情入境,有滋有味。誦讀文本時,要站姿端正,平視文本,聲音洪亮,用普通話,抑揚頓挫。

能寫,字體工整,快捷清晰。導學稿上的課堂成果記錄要用鋼筆書寫,重質保量;黑板展示要佈局合理、美觀,用筆規範(修改訂正用彩色粉筆)書寫流暢。

樂演,角色投入、體驗深刻。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優勢,圍繞“目標達成”將自己的理解、感悟運用形式不拘的表演加以呈現,實現課堂的愉悅性、生成性、互動性,提升課堂的實效性。

課改背景下,8個角度優化課堂技術操作

策略七、當堂反饋、目標達成策略優化

1、明確“反饋內容”,留足時間保證。圍繞當堂目標精心設計當堂反饋題,注重選準訓練內容,力爭以一當十,提高當堂反饋的效度。確保留下15分鐘以上的課堂時間用於“當堂反饋”。

2、實行“三不”訓練,提高反饋信度。

當堂反饋實行教師不指導、學生相互間不討論、也不準抄襲的三不訓練原則。

3、強化作業規範,落實批改評點

各學科要設立“規範作業本”,強調學科規範作業要求並嚴格執行。教師一定做到當堂反饋當日批閱,倡導能當堂批閱,及時發現問題,針對培輔,解決疑難。

策略八、學案管理、課型實施策略優化

1、預習是導學方案教學一個重要環節。導學稿應在授課的前一天晚自習後半段發給學生。學生按導學稿自研課型“預習課”要求獨立自主完成新課預習,一般時間為20分鐘後通覽導學稿,知曉明天學習活動內容及流程安排,學科類自研課型中的“晨讀課”的目標出示,應於前一天晚大自習按要求明示於黑板,嚴禁在晚自習課中出示指導學生間日晨讀活動。

2、課上,師生必須嚴格執行導學稿預定導學案流程開展教學活動。教師要充分發揮其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促進者主導作用,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主動性,保證課堂學生參與度與達成度。

3、當日晚自習時段,安排20分鐘時間讓學生獨立當堂完成導學案中的“日日清”檢測訓練,並要求學生認真填寫導學案中的“反思欄”及“培輔要求”。教師收交學生完成的導學案並及時批閱收集信息,明曉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和缺陷,為當日培輔提供有效的資源信息。教師要充分利用導學案這一當日學情呈現載體,根據學生當堂反饋、日日清檢測學生完成情況進行針對性培輔,力保當日所學當日清,不讓一個學生留有問題過夜。學科代表及時將科任教師日日清訓練評定等級公佈予班級櫥窗“日日清公佈欄”。

4、嚴格要求學生加強導學稿的管理,任何學生不得遺丟,一大周科任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當月導學案的整理和裝訂。

5、科任教師要充分利用日導學案,落實五種課型,使教學與趨向規範化、流程化。保證日導學案使用的“當日性”,嚴禁“一稿多用”,做到當日導學稿當日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