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2億人進城還是5億人買房,購房者到底該不該聽專家的?

是2億人進城還是5億人買房,購房者到底該不該聽專家的?

關於房價漲不漲的分析,其實說難也難,因為每個城市有每個城市的特點,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調控政策。不過說簡單也簡單,房價漲不漲關鍵就是看有沒有人買房,只要沒人買房,房價肯定會降的。

從整體來看,房地產的高峰期已過,中國人均住房面積已經達到40平米。而且在租購併舉的大環境下,很多人可能不用買房子也能實現居住的需求。公租房會讓越來越多的人實現安家夢想。另外,棚改貨幣化安置的減少也會讓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冷下來。以後的房地產開發商將建設更多的環保、智能型科技住宅。而不是純粹的為了賣房而建房。

是2億人進城還是5億人買房,購房者到底該不該聽專家的?

針對未來到底有多少人買房,不同的專家提出了不同的判斷。恆大首席經濟學家兼恆大經濟研究院院長任澤平就曾在某論壇上提出,大城市的人口流入率遠遠高於中小城市,以後還會如此,這幾年偶爾有一些向中西部迴流的現象,但這不改趨勢,中國城鎮化率58%,離80%相差甚遠,未來至少還有2億人口進城。他認為,未來的主要人口會進入19個城市。

2億人進城,這讓沒買房的剛需心頭一緊。房子是商品,供不應求一定價格上漲,2億人進城雖然不可能都買房子,但是這些人的需求無疑會推高房價,房價還能控制的住嗎?其實不僅僅是任澤平,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理事長、首席經濟學家李鐵曾表示房地產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只是區域分佈不合理。他指出我國潛在的買房人數量在5億左右,以當前的存量市民人口和新增城鎮化人口為主。

李鐵的觀點認為中國的房地產並未達到飽和狀態,中國城鎮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離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李鐵說5億人需要買房的依據是,中國目前的城鎮化還處於高速增長階段,隨著宏觀經濟形勢的發展,未來可能會放緩增長速度。不過,即便如此,中國也還有龐大人口規模的優勢,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就會新增1000多萬的城鎮人口。

不管是任澤平的2億論還是李鐵的5億觀,總而言之,城市化進程是會不斷加快的。而房地產調控也會持續開展。如果讓更多的人能進入到城市,又要保持房價不漲,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

另一個關鍵的問題是,根據國家統計局2010年進行的人口普查數據,00後總人口大概1.46億左右,其中男生比女生多將近1300萬。其中,每一個年齡段男生大約比女生多100萬左右,甚至更多。也就是說,很多條件一般的男生可能很難娶到媳婦,特別是一些三四線城市,而房子是能否得到女方青睞的一個重要砝碼。所以,有那麼多的家長省吃儉用給兒子買房,就見怪不怪了。

不管未來房價怎麼走,總體而言,房子還是稀缺的,尤其是在大城市,所以購房者一定要看自己的需求而定,而不是去聽所謂專家們的意見。

是2億人進城還是5億人買房,購房者到底該不該聽專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