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晶片多年受國外壟斷,如今價格翻倍 電動車瓶頸如何破局?

前段時間美國對中國芯片禁售,誰知第一個被當“雞”的便是我們引以為傲的“中興”。一時間輿論譁然,國人震驚,作為世界領先、中國最大的通訊設備服務商,居然因為“芯”的問題被域外國家牽著鼻子

基於此,各行業芯片自主問題備受關注。然而,誰知被冠以“中國特色的電動自行車產業”,其主要以及核心的控制芯片也是被國外壟斷,並且近幾年來,價格持續翻番。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八年之前中國電動自行車產業一直在用的單價僅兩元的低端MOS芯片“長期被國際大廠壟斷,國產同類產品毫無競爭力”。


電動車芯片多年受國外壟斷,如今價格翻倍 電動車瓶頸如何破局?



但是,八年之後,當我們電動自行車保有量達到2.5億輛之時,這類芯片國際大廠仍佔據主流市場,且價格水漲船高,雖然國產化已有,但是規模極小。

從其調查數據結果來看,由於電動自行車所用MOS芯片屬於低端產品,並且幾乎不涉及複雜的專利壁壘,雖然,國內廠商已能製造。

電動車芯片多年受國外壟斷,如今價格翻倍 電動車瓶頸如何破局?


但隨著近幾年新能源電動汽車迎來高速發展,電動汽車級的MOS芯片領域將迎來更加激烈的競爭。而由於其技術要求更高,國產MOS尚不能達到商用要求,相關行業仍在大量進口電動汽車級MOS芯片。

而一些企業為了博得訂單或是滿足部分客戶進口商品的心理需求,直接進行對進口的進行“仿品”和“拆機件”銷售,並且多來自深圳。

一個產業權威人士說道,由於國產MOS芯片價格便宜,所以僅被用到易損耗的產品研發測試試驗中,而主力採購產品仍然來自國際大廠。


電動車芯片多年受國外壟斷,如今價格翻倍 電動車瓶頸如何破局?


看到這,筆者不禁驚呼,多年來,一直被我們引以為傲,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能源產業,居然是一個“香蕉人”。

當下,整個電動車產業已經相當成熟,從上游的配件供給到下游的市場銷售,甚至有資本的介入,一整套產業鏈全然形成。

雖然,電動車產業在諸多人眼中仍舊是製造組裝產業,但是其產生的社會影響和產業價值是全方位和深層次的,特別是近幾年,隨著諸多企業國際化步伐的加快,中國電動車品牌隨著他們的足跡也遍佈世界,中國電動車影響力也逐漸根深蒂固。


電動車芯片多年受國外壟斷,如今價格翻倍 電動車瓶頸如何破局?

然而,越是如此,筆者越覺得害怕。因為電動車最為重要的大腦,居然,被別人掌控著,這個著實讓人不可思議。

常言道,居安思危。當下整個電動車產業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不管是用戶基數還是品牌數量,甚至社會價值都已不可同日而語,其相應的“蝴蝶效應”業已形成,一個小小的機械配件的價格變動,都會影響整個產業需求,更何況是涉及到智能芯片。

中興事件其影響還在發酵,不僅是經濟的,更為重要的是民族自尊心。希望產業有識之士汲取中興芯片教訓,在開拓市場、研發產品和市場競爭之時,核心的科技與命脈一定要牢牢抓在自己手上。只有如此,“中興的悲劇”才不會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