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傳華:18歲斷手25歲自殺,光頭賣木梳,賣出10億「譚木匠」

“沒有頭髮的梳子大王”譚傳華,他的一生宛如周星馳的黑色喜劇電影,18歲下河炸魚失去右手,曾在街頭賣畫為生,流浪了大半個中國,想到風景秀麗的峨嵋山找個地方自殺結果大雪封山…最後竟靠著祖傳的木匠家業,創辦出規模近50億元的上市企業。

譚傳華:18歲斷手25歲自殺,光頭賣木梳,賣出10億“譚木匠”

媒體報道,譚傳華在1957年出生於重慶開縣的農村裡,初中畢業不久,和哥哥一起去河裡抓魚,因為每次抓得都不多,他天真地想做雷管炸魚,結果一炸把手臂給炸沒了。

沒了手等於幹不了粗重農活,村裡的人都認為譚傳華這輩子完了,但他母親卻對他說:“不怕,眼睛還在,一隻手也可以做很多事情。”他為此努力用左手寫字習畫,成為當地民辦學校教師,且因教學成績優異被選為全縣優秀教師。

但這沒有為他贏得校長和同事的尊重,也沒換來初戀女友父母的青睞。於是在23歲那年,不得志的譚傳華懷揣50塊人民幣離開農村外出闖蕩。他先去了北京,後來又去了西北,把身上的衣服、手錶都賣了換錢,成為睡在街邊的流浪漢,為了換幾個饅頭幫別人畫畫,還曾被誤認為小偷而被追打。絕望的譚傳華一路輾轉來到峨眉山,想找個地方安靜地了結此生,但或許老天爺並不希望他放棄,那天峨嵋山因下雪而封山。他回去想了想,放下了自殺念頭,繼續一邊畫畫、一邊流浪,好幾次差點餓死街頭,最終在一場大病過後,才返回老家休養。

1984年譚傳華開始經營一些小生意,嘗試過賣紅薯、賣魔芋塊、賣中藥材、開水泥板廠、開花店等等,並靠著開花店攢下了數萬元人民幣。但花店競爭愈來愈激烈,利潤日漸稀薄,讓他開始考慮轉行。

譚傳華決定重拾祖傳的木匠手藝----木雕,但不僅沒有生意上門,更幾乎賠光所有積蓄。1992年他為了尋找一線生機,到深圳參加工藝品展覽,卻震驚於同行除了技藝精湛,賣得還很便宜。

後來他曾在自傳裡回憶,做生意閉門造車是可怕的。但深圳依然給了譚傳華一絲契機。他在逛深圳錦繡中華商場時,向商場售貨員打聽到,幾千種產品中唯獨木頭梳子最暢銷,讓他開始琢磨梳子這個“巨大的縫隙市場”。

譚傳華對木梳如何生產一無所知,在請教老一輩的工匠後,才瞭解當時木梳仍是用傳統手工製造,得靠鋸子鋸、刨子刨。於是他決心研發機械設備,進行技術改造。

1993年他貸款20萬元人民幣,在四川租下一間國營養豬廠當作生產基地,在他遷進廠房的同一天,原本養在那裡的豬也在搬家。他後來提起這段時,總會笑著說“我們在豬圈裡待了8年”。

譚傳華花了大半年用機器生產出第一批梳子,但產品開賣頭一天,他派出4個銷售員一路叫賣到黃昏,只賣出2塊錢。他把這2塊錢裝進信封珍藏了起來。

譚傳華:18歲斷手25歲自殺,光頭賣木梳,賣出10億“譚木匠”

經過艱難的推銷、燒掉15萬把不合格的產品、進行了無數次技術改革後,譚傳華生產的梳子終於打開了市場。一開始譚傳華將自己的梳子命名為“先生”牌和“小姐”牌,但打了很多廣告卻沒人記得住。

譚傳華在1995年將“譚木匠”註冊為商標,認為這個深具中國鄉土味的名字更有辨識度。很多消費者表示,第一次聽到“譚木匠”時,以為是家百年老店。

他的創新不僅止於產品方面。1997年譚傳華想擴大業務,但當時小企業融資並不容易,一來沒有固定資產抵押,二來銀行貸款意願不高。他突發奇想在報紙上刊登一則“譚木匠工藝品有限公司招聘銀行”的廣告,結果竟吸引了好奇的媒體蜂擁而至進行報道,引發社會上對小企業融資問題的討論。

後來譚傳華不僅獲得銀行貸款,知名度也一舉大增。此外,因為當時大型商場不重視梳子這種小東西,各路品牌競爭又十分激烈,他為了提高自家產品競爭力,決定把經營模式從在商場鋪點改為開設加盟專賣店,旗下第1家譚木匠加盟店就在1998年開張。

開設專賣店對建立品牌名聲的效果,遠遠超出預期,而且譚傳華的產品的確足夠吸引人。他帶領公司開發出了不下2000種梳子,除了外型設計漂亮,還將傳統工藝與現代專利拋光技術、插齒技術結合起來,用料也有考究,具防靜電、保健、順發等基本功能。

最難得的是成為“中國木梳第一品牌”後,譚木匠並未陷入盲目擴張。譚傳華曾說:“我們不想做大公司,只想做好公司。”他在中國每個業務區設置了2~3名督導員,督導員和各區經理每個月會到轄區內所有門市進行考察,確保各地門市產品質量標準齊一。

譚傳華:18歲斷手25歲自殺,光頭賣木梳,賣出10億“譚木匠”

2009年12月底,譚木匠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全球第一家上市的木梳公司,譚傳華的身家更一飛沖天。據當時媒體計算,譚傳華夫婦在上市前持有公司約90%股份,上市後則持有67.88%股份,光以IPO(首次公開發行)訂價來算,譚傳華夫婦持股價值就達4.3億港元。

在IPO的喧囂過後,外界一如既往不怎麼關注這家公司。但多年來譚木匠不僅營收平穩、沒有借款也沒有外債,而且每年淨利潤都維持在1億元人民幣以上,當年上市時的募資也尚未用完,還躺在銀行裡生利息。

譚傳華花了超過25年的時間,卻只做了一件事,就是賣木梳,卻靠著小小的梳子建立起如今市值達11.242億港元(約9.95億人民幣)的企業,不得不令人讚歎是個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