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的媽媽,女兒怎能不優秀(值得收藏20年)

有這樣的媽媽,女兒怎能不優秀(值得收藏20年)

教育從來都是潛移默化的。

這位母親和女兒十年來的點點滴滴,就是最好的見證。

——鹿角姐姐說

01

女兒兩歲,某日,被椅子絆倒,膝蓋流血,大哭。

有這樣的媽媽,女兒怎能不優秀(值得收藏20年)

三分鐘後,我循聲過去,蹲下,問:

“椅子啊,是誰踢到你了?怎麼哭得這麼傷心?”

女兒漸漸哭聲停,眼掛淚珠,不解看我。

我摸摸椅子,問女兒:

“寶貝,是誰剛剛踢到它了?”

“是我,媽媽。”

“噢,是你啊,那你怎麼還不快向椅子道歉?”

女兒止泣,起身站立,說:“對不起。”

至今,女兒10歲,從未有過遷怒和胡鬧。

02

女兒三歲,平常早晚自己穿衣,時間長了,開始偷懶。

某晚,洗過澡,開始耍賴:

“媽媽,你幫我穿衣服吧。”

“好啊,不過,我有個條件。”

“什麼條件啊?”聲音奶聲奶氣。

“我幫你穿一件,你讓我打一下你的屁股。”

女兒沉思一會,竟然同意了。

套上小T恤,“啪!”,穿上小褲衩,“啪!”,再套上睡褲,“啪!”。

手掌拍得火辣辣,女兒臉色委屈又不好炸毛。

眼角含淚,委屈睡著。

次日,我主動提出要幫她穿衣,女兒連連擺手拒絕:“媽媽,我自己會穿!”

有這樣的媽媽,女兒怎能不優秀(值得收藏20年)

自此,女兒學會了獨立和責任。

03

女兒四歲,傍晚帶她公園散步,無故大哭。

“怎麼了,寶貝,不舒服嗎?”

“不是的,媽媽。”聲音委屈裡帶著撒嬌。

“那為什麼要哭呢?”

“我也不知道,我就是想哭!”哭聲逐漸變大,有人圍觀。

我把女兒抱到別處,只我二人:

“難受就哭吧,你有哭的權利,哭好了告訴我。不過,你要明白,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有這樣的媽媽,女兒怎能不優秀(值得收藏20年)

走出一段距離,給她獨處的空間和時間。

5分鐘後,女兒過來抱住我:

“媽媽,我不哭了。”

我看著她,鼻尖微紅,眼神卻是釋懷通透。

自此,女兒學會了控制情緒。

04

女兒五歲,幼兒園大班,開始好奇男女生的區別。

“媽媽,我從哪裡來?”

終於等到了這個千古難解的問題。

不模糊解釋,立馬收拾東西,帶她去了市圖書館。

人體解剖圖、男女生殖器外形圖、性啟蒙繪本......一一翻看。

“寶貝你看,這是子宮,這是......”

詳細展示所有的器官,介紹每個器官的功能,以及最重要的:

不同生殖器之間的區別。

“爸爸提供的一粒種子,在媽媽的子宮裡,和卵子結合,10個月後,你就出生啦。”

掌握了基本知識,繼續看繪本,教女兒如何保護自己。

“背心和褲衩遮住的地方不能被人碰,有人碰了要大聲尖叫,並且告訴媽媽......”

自此,女兒不再好奇“性”,並且學會了自我保護。

05

女兒六歲,嘴饞。

某次,帶她一起去超市,驚喜連連:

“媽媽,薯片!媽媽,可樂!媽媽,巧克力!媽媽......”

“嗯,看到了,想買?想吃?”

“想!”

“寶貝,想吃就吃,想幹嘛就幹嘛,那是熊孩子;懂分寸能剋制自己,那才是乖孩子。 ”

接著問:

“你想做熊孩子,還是乖孩子?”

“媽媽,我想做乖孩子。”

“真棒,寶貝!那以後你能剋制住自己嗎?”

“能!”女兒笑,眼神堅定。

“好的,乖孩子,我們結賬回家吧!”

大步流星,毫無留戀。

自此,女兒學會了凡事有所為有所不為,經得住誘惑。

有這樣的媽媽,女兒怎能不優秀(值得收藏20年)

06

女兒七歲,開始愛美,還和同班女生比美。

某日,放學回家,窩進房間便開始翻箱倒櫃,亂七八糟。

“媽媽,我明天要穿一件更好看的小裙子。”

“為什麼呢?”

“可可(女兒同學)今天的裙子很漂亮,我明天要比她更漂亮!”

30分鐘後,女兒還在翻找,我搭話:

“寶貝,你能幫媽媽一個忙嗎?”

“可以啊,媽媽你說。”女兒停止翻找。

“晚上跑步我是穿連衣裙配高跟鞋,還是運動服配跑鞋呢?”

“當然要穿運動鞋啦,穿高跟鞋你會崴腳的!”

“可是運動服沒有連衣裙好看啊,穿了運動服,我就不美了。”

“不是的,媽媽。跑步就要穿運動裝,要穿得舒服才行。”

“嗯,你說的對,媽媽也這麼覺得。”

停幾秒,接著說:

“人穿衣服是有原則的。一看場合,媽媽不能穿著連衣裙高跟鞋跑步,也不能穿著運動裝去宴會;二看舒適度,咱們自己穿得舒服才最重要。漂亮與否,是一件衣服就能決定的嗎?”

女兒不說話,若有所思。

次日早晨,女兒上學的著裝,一如往常。

再去看她的衣櫃,已然整整齊齊。

自此,女兒懂得了什麼是美,美的原則。

有這樣的媽媽,女兒怎能不優秀(值得收藏20年)

07

女兒八歲,我開始每週給她五元的零花錢。

“寶貝,從現在起,我每個星期會給你五元零花錢,你想買的,要自己付錢。”

“哇!謝謝媽媽。”

沒幾天,女兒開始跟我嘮叨:

“媽媽,學校裡的東西好貴,價格是外面的兩倍呢!”

原來,女兒買橡皮,學校超市兩塊錢,外面的商店才一塊錢。

哈,這巨大的差價深深地刺激到她了。

第二天放學,女兒又跟我撒嬌:

“媽媽,學校裡的東西真的太貴了,你可不可以幫我付一半的錢?”

這次是筆記本,學校裡賣三塊,她想讓我承擔一塊五。

“不可以,如果你真的想要,那買東西前可以貨比三家啊。我們已經說好了,不管買什麼,都由你買單,便宜或者貴价,跟我無關,我不能幫你承擔。”

幾日後,再問女兒錢是怎麼用的。

她拿出了小賬本,支出、用處、餘額、存儲,一應俱全。

有這樣的媽媽,女兒怎能不優秀(值得收藏20年)

自此,女兒有了精準的金錢概念,學會了如何用錢,如何存錢。

08

女兒九歲,三年級,課程加重,作業繁多,隱約厭學。

某日,夜深,女兒伏案默寫,有些喪氣:

“媽媽,讀書好累啊,人為什麼要讀書?”

“累?”

“嗯......我覺得好累......”女兒低頭。

把她叫到跟前,面對面,講個故事:

“一棵樹,長一年,只能當做柴火;長十年,可做板凳;長二十年,可蓋房子,可做頂樑柱,可做傢俱,你覺得哪種最有用,最厲害?”

“蓋房子,做傢俱的最厲害。”女兒答。

接著說:

“一個小孩子,小學畢業,可以做保安、小商小販;

初中畢業,可以學門手藝活,比如木匠,瓦匠;

高中畢業,可以學機械修理,修個摩托車、汽車;

大學畢業,可以設計高樓大廈,可以操控火車地鐵;

到了碩士博士畢業,甚至能發明很多我們都想象不到的東西,你覺得哪個厲害?”

“嗯......博士和碩士。”女兒抬起頭。

“孩子,職業只有高低之別,沒有貴賤之分。就像小樹,有用,但用處沒有大樹多。

於人而言,讀的書越多,價值越大,社會地位越高,離自己的夢想也就越近。

你想抓住自己的夢想嗎?”

“想!”語氣堅定。

“那,明白了?”

“嗯,我懂了,媽媽。”女兒起身回房,繼續默寫。

自此,女兒學會了主動學習,成績一路優秀。

有這樣的媽媽,女兒怎能不優秀(值得收藏20年)

09

如今,女兒十歲。

回顧起來,成長之路磕磕絆絆,多的是言不盡意的曲折跌宕,卻也不乏看著她漸明事理的喜悅和安慰。

教育,從來都是潛移默化的。

把握住每一個教育契機,掌握好對話的分寸和尺度,這世上,便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