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真的要發幣?WSJ Coin被認爲存在「道德問題」已被叫停

10月3日(週三),《華爾街日報》在一部迷你紀錄片中披露,為了“瞭解”加密貨幣行業,他們創建而後又銷燬了自己的加密貨幣——WSJ Coin。

華爾街日報真的要發幣?WSJ Coin被認為存在“道德問題”已被叫停


WSJ Coin是由《華爾街日報》記者Steven Russolillo創建的,希望能夠從新興的加密貨幣經濟中獲得啟發,同時為新聞業提供真實的應用案例。

大約150枚實物WSJ Coin被分發給《華爾街日報》D.Live香港年度技術會議上的一個小組討論的成員,該小組對這一概念進行了討論。

匯款服務公司BitPesa首席執行官伊麗莎白•羅西洛(Elizabeth Rossiello)和前Ripple公司首席技術官斯特凡•托馬斯(Stefan Thomas)在小組討論上發表了講話。兩人都認為,以新聞為基礎的加密資產存在相當大的潛力。

“如果你降低了轉移資金的成本,整個經濟就會發生變化……‘我如何為一篇網上新聞付費? 這些付費方式都會發生改變,”托馬斯舉例說。

Russolillo與日本開發者Makuto Takemiya合作,使用了超級賬本的Iroha區塊鏈作為WSJ Coin的基礎。

二人將WSJ Coin的固定供應定在了84億,這個數字是他們根據市值排名前十的加密貨幣的平均供應得出的。

其中兩個幣已經被用於在當地的一家酒吧購買了兩杯啤酒。

然而,當Russolillo向投資者提出全面發行WSJ Coin時,《華爾街日報》自己的道德主管關閉了這項計劃。《華爾街日報》道德與標準編輯Neil Lipschitz說,WSJ Coin存在“道德問題”。

“我們的業務不是進軍加密貨幣世界;我們來這裡是為了報道和解釋它,就像我們報道銀行一樣,但我們不會出去創辦一家銀行。”“我們不會創建一種貨幣。”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底,美聯社與區塊鏈創業公司Civil簽署了內容授權合作協議,以探索獲得知識產權、支持道德新聞以及使用區塊鏈技術跟蹤內容使用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