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重啓企業服務市場,這次釘釘和藍凌的合作,透著濃濃招安味

藍凌和釘釘,愛情長跑4年,終於結婚了。

9月26日,阿里釘釘CEO陳航(花名:無招)在杭州宣佈,數億元戰略投資深圳藍凌軟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凌”),雙方將聯手共建釘釘企業服務大生態,推動4300萬中國企業的智慧管理和高效辦公。

與此同時,藍凌宣佈獲得來自阿里巴巴釘釘的數億元戰略投資,雙方將聯手共建釘釘企業服務大生態,推動中國企業智慧管理和高效辦公落地。對於此次戰略投資,阿里釘釘CEO無招表示,相較於“連接”他更願意用“融合”來定位此次雙方的合作。

阿里重啟企業服務市場,這次釘釘和藍凌的合作,透著濃濃招安味

阿里釘釘這是要幹嘛,就此,《長江商報》記者張璐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愚以為:

需要注意一個往事,即阿里早在十年前就曾用阿里軟件,來進擊SaaS領域,但遭遇失敗。

在2007年到2008年的時候,曾經的阿里軟件不斷的放出過各種大餐,來吸引企業“試菜”。

留給阿里軟件的時間很充裕,畢竟在SaaS領域,儘管有很多對手,但沒有誰比阿里更懂網絡。

傳統軟件企業包括用友、金碟、神州數碼都已開始在SaaS領域發力,但舉步維艱。過去的龐大客戶量成為了它們進入新領域的包袱。過去要付費,客戶才能用軟件,而現在SaaS直接顛覆了這一概念,低到千元級的費用甚至是免費使用,讓用友們進退維谷,跟上去,就等於得罪那些已經付費了的老用戶,不跟上去,新客源挖不到,老客人也可能流失。

阿里重啟企業服務市場,這次釘釘和藍凌的合作,透著濃濃招安味

阿里軟件沒有給對手更多的時間思考,它們決定放出更大的招數——免費。阿里的目標也更加鮮明:3年內使軟件普及率達到40%,客戶達1000萬。

結果,不用多說,面對不差錢的企業,用免費招式,唯有失敗。

阿里重啟企業服務市場,這次釘釘和藍凌的合作,透著濃濃招安味

2009年6月,阿里軟件總裁王濤對媒體表示,雲計算和SaaS在中國的火熱至少還需要5年時間。7月,王濤離職。1年後,阿里軟件“消失”。

沉默多年後,阿里依然沒喲放棄這個昔日的主攻方向,然後就有了釘釘,並且效果不錯。

而今,不過是阿里夢想在通過釘釘這一應用切入試水成功後,進一步擴大“佔領區”之舉。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已經有超過700萬家企業組織在釘釘平臺上使用移動智能辦公。

但畢竟,釘釘只是一個智能辦公的連接器,還需要和諸多領域已經形成一方割據的辦公軟件們,聯手來開發市場。

尤其是在整個企業級辦公應用市場,還大多處在各自為戰的孤島模式下。藍凌某種意義上就是這樣一個合作試錯,且符合扶弱不扶強的戰略分割、合縱連橫之道。

如果聯姻成功,且雙方產品的邊界互相打通,這會形成雙方現有地盤的一次融合,自然也就為下一階段,以釘釘為紐帶的阿里系智能辦公集群,招攬更多的垂直領域合作公司,創造了合作模板。

阿里重啟企業服務市場,這次釘釘和藍凌的合作,透著濃濃招安味

而阿里釘釘顯然正有此意。在8月24日的阿里巴巴DING峰會上,陳航還宣佈啟動10億元“春雨計劃”,用於扶持釘釘生態中優秀的應用開發者和服務者。此外,2017年初,阿里釘釘還聯合阿里商旅、天貓企業購等阿里巴巴內部的企業事業群,啟動過10億元“春泥計劃”,用於差旅、採購等方面的企業用戶補貼。

這些動作,其實目的都是在招安孤島上孤單、寂寞和小本生意的那些企業級辦公應用公司。

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互聯網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