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親我的寶寶,當心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證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家裡簇擁的寶貝,是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

可是,很多家長過分溺愛孩子,一個勁親親。親朋好友也不注意,對著嘴親親表喜愛。這樣做是真的愛孩子麼?小心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最近筆者醫院陸續發現了很多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或疑似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的病例,那麼對於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你們瞭解的足夠全面了嗎?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單核一巨噬細胞系統急性增生性疾病,EB病毒屬皰疹病毒科,人是其唯一的自然宿主。

在我國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的好發年齡為學齡前期,臨床主要表現為不規則發熱、咽峽炎、肝脾淋巴結腫大、外周血白細胞升高,異型淋巴細胞增多,通常大於10%或總數≥1.0x109。

不要親我的寶寶,當心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證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常呈自限性,多數預後良好,但少數可出現嚴重併發症,可累及全身各系統,導致心肌炎、肝炎、過敏性紫癜、腎小球腎炎、血小板減少性疾病、淋巴瘤、噬血細胞綜合徵等。

正常人體B淋巴細胞表面存在EB病毒受體,EB病毒在B淋巴細胞中生長,並在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內增殖,B淋巴細胞被EB病毒侵入後,可激活T淋巴細胞,轉化為免疫效應細胞,這種T細胞就是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的特徵性變異淋巴細胞。這種異型淋巴細胞一般在發病後的第3天出現。第1周逐漸增多,可達10%以上,第2~3周最高可達40%上,以後逐漸降低,持續5~7周。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早期臨床症狀沒有特異性,症狀變化多樣,給診斷帶來很大的困難。目前應用的自動化血液分析儀又不能對異型淋巴細胞準確識別,所以,這就要求檢驗師能準確的掌握異型淋巴細胞的特點,對發熱性疾病及血液病以及臨床高度懷疑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的病人血液,進行手工推片觀察細胞形態,充分結合體徵,通過對異型淋巴細胞形態和比例分析來確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那麼什麼樣的細胞是異型淋巴細胞呢?我們先來看一下正常的淋巴細胞:


不要親我的寶寶,當心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證

正常的淋巴細胞核相對很大,細胞質極少,核內染色質多,染色較深,核圓形深染,核周圍淺染,胞質藍灰色。

異型淋巴細胞形態多樣,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

I類,泡沫型或漿細胞型。

不要親我的寶寶,當心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證

胞體比正常淋巴細胞稍大,多為圓形、橢圓形、不規則形,細胞核為圓形、腎形、分葉狀,常偏位。染色質粗糙,呈粗網狀或小塊狀,排列不規則。胞質豐富、染深藍色、含空泡或呈泡沫狀。

Ⅱ類,不規則或單核細胞樣。

不要親我的寶寶,當心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證

胞體較大,外形常不規則,可有多個偽足。核形狀及結構與Ⅰ型相同,或更不規則,染色質較粗糙緻密。胞質豐富,染淡藍或灰藍色,有透明感,邊緣處著色深,胞核凹陷,不規則。染色質較粗,胞質較豐富。

III類,幼稚型或幼淋巴細胞樣。

不要親我的寶寶,當心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證

胞體較大,細胞核圓形、卵圓形,染色質細緻呈網狀排列,可見1~2個核仁。胞質深藍色,可有少數空泡。

三類細胞形態各異,鏡下觀察很容易與其他白細胞混淆,這就要求我們檢驗醫師能很好掌握異淋細胞的形態特徵為傳單的確診提供良好的基礎。

除了鏡下塗片觀察細胞形態外,血液分析儀的散點圖也能給我們一定的提示,

如下:正常散點圖:

不要親我的寶寶,當心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證

單核細胞型為主的異常淋巴細胞常見散點圖

不要親我的寶寶,當心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證

以單核細胞型為主的異型淋巴細胞,標本在單核細胞散點圖的上方出現異常均勻分佈的呈橢圓形或近似長方形的散點圖,可能是由於病原體對淋巴細胞刺激下,核酸與染液結合加強,側向熒光信號加強,而出現在散點圖上方。

漿細胞型和幼稚細胞型混合的異性淋巴細胞常見的散點圖:

不要親我的寶寶,當心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證

不要親我的寶寶,當心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證

以漿細胞型和幼稚型為主的混合型異型淋巴細胞,一部分情況是在DIFF通道上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所在區域融合成灰白色並且向上延升,另外一部分提示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在各自的分佈區域出現,但其周圍散點增多並相互間有交叉,分界不清。

值得注意的是異型淋巴細胞在其他病毒感染的疾病中也會出現,如在水痘一帶狀皰疹病毒、鉅細胞病毒,漢坦病毒屬、登革病毒等感染的患者血塗片中均發現了異型淋巴細胞。這更是加大了傳單診斷的難度。好了早確診早治療是一方面,那麼更重要另一方面就是預防。

傳單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經口密切接觸,如親吻,共用餐具或咀嚼餵食嬰兒,也可飛沫傳播。

不要親我的寶寶,當心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證

怎樣預防傳染性單核增多症呢?

1.家長自己不親孩子,也不要讓別人隨便親孩子。成人口中也常駐有幾百種細菌,可通過親吻傳染的超過270種,孩子抵抗力低、容易感染所以就要避免親吻,特別是嘴對嘴的親吻。

2. 高發期減少與外界的接觸EB病毒專門找免疫力低的寶寶下手,6個月以下寶寶仍未消耗完母體帶來的抗體,很難感染EB病毒,但當寶寶進入容易生病的新生期、斷奶期和入園期,以及病毒高發的春秋季節時,爸爸媽媽就要注意適當減少寶寶與外界的接觸了。

3. 營養全面,增強身體素質,提高免疫力對傳單的防範還要從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做起。父母平時要多給寶寶喝些水多吃水果和蔬菜,做到營養全面;適量帶寶寶進行戶外運動,多曬太陽,提高自身免疫力。

4. 注意衛生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對外界充滿好奇,往往會接觸許多不乾淨的東西,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寶寶的個人衛生。勤洗手,衣服髒了及時更換,為寶寶準備獨立的餐具,降低交叉感染的幾率。

不要親我的寶寶,當心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證

EB病毒早期症狀和感冒十分相似,寶爸寶媽發現類似症狀一定不要掉以輕心,一旦孩子感染了傳單也不要太過驚慌,只要及時送寶寶就醫,對症治療,一週左右症狀就能緩解,並且治癒後幾乎不會再感染了。

付蓮蓮主任點評:臨床實驗室檢查早已走入機械化時代,自動化儀器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全自動血球計數儀的自動分類功能,容易漏檢一些形態並不典型卻對某些疾病的診斷有鑑別意義的細胞。如:當異淋大於10%以上對於診斷由EB病毒感染所致的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IM)提供重要依據,異淋比值越高診斷IM越有價值。

因此在實驗室檢查中,對於血細胞分類計數,人工顯微鏡檢查仍是實驗室檢查的“金標準”!另外,實驗室人員在加強形態學辨別基本功的同時也應學會識別和利用好自動化儀器給我們提供的異常信息,以便我們做出更快更準確的判斷,如:淋巴細胞不是終末細胞,可由病毒或者藥物引起的應激反應而發生一些變化,比如原始細胞化和幼稚細胞化(俗稱“返祖現象”)。

這樣的變化通常是儀器不會顯示出來,但會報警提示WBC分類異常,更易計數到單核細胞裡,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類型的異淋增多時,白細胞Diff散點圖是會呈現不同的散點變化,掌握這種變化規律能更好的指導我們的工作,得出更精準的結果!

所以,孩子再喜歡也要保持距離!有距離的愛才是安全的!

少親親!健康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