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青花郎辯護!講「笑話」麼?

國慶假期,在大溫州喝了一頓家鄉茅酒,迷糊中醒來,習慣翻看手機,發現一篇《支持青花郎,站在自然視角,協同打造赤水河醬香產區!》洪文,頓時睡意全無,忍不住提筆討論一番。

首先,“之乎者也”先表明自己為“茅臺員工”身份,又僅代表個人“來為茅臺的競爭對手辯護!”。

“二茅臺”理念不足為奇 何須“非常激動”

文章說,“我們應該攜手郎酒,一起打造:赤水河醬香產區。”按照這語氣,好像赤水河畔排得上座次的醬酒企業,除了茅臺就是郎酒。

赤水河上至金沙,中至茅臺鎮,下至二郎鎮,在百餘公里的流域集中了80%以上得醬酒產能和品牌。經官方認定,茅臺酒的核心產區在茅臺鎮7.5平方公里的地域範圍。茅臺鎮醬酒的核心產區在15.3平方公里,郎酒處在赤水河醬香產區與釀造優質醬酒的核心產區尚有一定距離

赤水河不同類型的產區決定釀造的酒質。如果醬酒像高端葡萄酒樣須標明產區價值,郎酒可就尷尬了!可這番 “赤水河醬香產區”且是攜手郎酒一起打造,實話——把我逗笑了。

文章又說,“在第一時間看到青花郎廣告的時候,內心非常激動”。這句“中國兩大醬香白酒之一”的廣告語,即便是由特勞特團隊策劃,也不值得“哎呀呀!”這般感到驚奇或是熱淚盈眶。恰是

打造“二茅臺”的理念,早已司空見慣,不足為奇。結果,作者就為之“非常激動”了。

搶佔心智的偷換概念遊戲

打造二茅臺概念,汪俊林下狠手投了10個億的廣告去貼身茅臺並搶佔心智。二茅臺理念無非,茅臺第一,我第二;兩大醬酒,我是之一。但是這個“兩大醬酒”就值得推敲:先不論茅臺鎮這幫躍躍欲試的老二們答應嗎?第二大醬酒如何定義?銷量、工藝、口感、文化、生產規模、品牌價值等等,到底以什麼權威指標和參數來衡量把自己劃為“之一”?好比說,咱們村裡出了一名清華的大學生,好歹自己985、211畢業,至少拿一本,才好意思比較說:“我是咱村響噹噹大學生之一”,倘若自己是開起電腦刷學分的網教大學畢業,只不過其他同村大學生鮮有人知,穿身西裝革履就這麼標榜自己,就是明明白白在唬人了。

橫看豎看,這不過是一場利用宣傳造勢,廣告狂轟濫炸的偷換概念遊戲。原來主推“紅花郎”品牌,投入巨資營銷,試圖打造成家喻戶曉的一個大品牌。但從用戶心智而言,顯然不能再去主推紅花郎。因為有的紅花郎零售價300餘元,在這個“二茅臺”的戰略定位中難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從定價策略來看,茅臺現在的市場價格在1700、1800元左右,青花郎則是在1100、1200元左右,在價格上佔據了第二的位置,為了搶佔用戶心智,便廣而告之“兩大醬酒之一”。這與腦白金、鴻茅藥酒的營銷手段如出一轍。

郎酒在運營上,諸如神采飛揚中國郎到女排精神的品牌價值傳遞可圈可點。但在體量和品類上對標神一樣存在的茅臺,企圖成為“老二”,把“紅”換成“青”打造為高端酒,一改郎酒在消費者心裡長期處於中檔酒定位,借大幅漲價通過激進的方式提升品牌價值,標榜自己為“老二”,純粹一廂情願。當前,擺在青花郎面前“小目標”是與勁敵“國臺”之間較量,必須要取得壓倒性勝利的同時,把習酒窖藏甩出幾條街,再接下來瓜分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等高端酒的市場份額,打破高端酒的品牌壟斷地位,這個“老二”才當得名副其實。

站茅臺的臺卻唱郎酒的戲


似乎,在醬酒家族中自感“體虛”,就如資深醬酒消費者所言,茅臺鎮隨便挑5至7家的民營酒企都可以完勝郎酒口感。好像處在尷尬的境地,就只能採取欲蓋彌彰的虛晃招式,如同與眼下的某種標題對應起來,“日本人又拿諾貝爾獎。中國人說,若干諾貝爾獎得主都是中國女婿。”死活都要扯上關係。反正領獎的人又不帶老婆上臺,可笑之極。

這名“茅臺員工”站茅臺的臺卻唱郎酒的戲?觀點無外乎,“支持郎酒就是支持醬酒品類”。

照葫蘆畫瓢,《支持習酒窖藏\國臺\金沙回沙……,站在自然視角,協同打造赤水河醬香產區!》這樣的文章換個名稱可放之四海而皆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