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正忙著脫歐、反「脫歐」、反「反脫歐」,能幹脆點嗎?不能

英國人正忙著脫歐、反“脫歐”、反“反脫歐”,能乾脆點嗎?還真不能。因為各方勢力都有自己的合理訴求。連脫歐都出了新的專有名詞(Brexit),現在主張返回歐盟者也發明了個新詞“脫歐回滾”(Breverse)。

英國人正忙著脫歐、反“脫歐”、反“反脫歐”,能乾脆點嗎?不能

返回歐盟

有部分人支持硬脫歐,即英國將不會和歐盟就任何新的協議進行協商,與歐盟之間的貿易往來將完全遵循WTO規則。如此將打擊該國貿易出口,使更多企業家舉步維艱。疲弱的英鎊也會動搖其在國際貿易體系中的地位,歐盟其他27個成員國將對英國豎起貿易壁壘,英國金融業可能損失高達432億歐元,英國最強的金融業將損失7.5萬個工作崗位。

有人支持軟脫歐,像挪威一樣加入歐洲經濟區(ERA),可以讓英國保留單一市場成員身份,以換取一定程度的自由貿易,即貨物、服務、資本和人員的流通自由。經濟學家認為這樣的做法對英國經濟的損害最小,但卻要接受歐洲人民自由進出英國,又不能於歐盟議會擁有話語權,大幅限制英國自身的獨立決策自由。這樣的話,其實與當初留歐的分別不算大。英國人絕對不會同意。

有人支持留歐,這些人當初投票支持了留存歐盟,但奈何不是多數派。

有人支持返回歐盟,這些人是當初投票脫歐,現在見狀況並不如預期,改變主意,要求留在歐盟。這部分正在增長中,除了一部分因為美好預期沒達到,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對脫歐無休止爭吵感到厭煩,留在歐盟,不要什麼脫歐了,豈不簡單爽快!

英國人正忙著脫歐、反“脫歐”、反“反脫歐”,能乾脆點嗎?不能

當初英國加入歐盟也是經過多次努力求來的,在1961年和1964年申請了兩次,都遭到當時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的拒絕,1973年,英國才被獲准加入歐洲共同體,那時的英國在二戰後失去世界霸主地位,日不落帝國已然衰落,經濟停滯不前,加入歐洲共同體是想搭這趟順風車來發展經濟。

那現在要脫歐又是為哪般?是經濟發展得太好了嗎?主要還是歐洲的移民政策惹的。英國是個高福利國家,在歐盟放開接收難民後,英國民眾害怕移民過來會分薄自己的福利,會搶奪英國中下階層的工作崗位,而且認為脫歐後不用交每年180億英鎊的會費,不用再擔負其它一些責任和費用,更有自己獨立的金融和立法,日子會過得更好。

英國人正忙著脫歐、反“脫歐”、反“反脫歐”,能乾脆點嗎?不能

誰知現在脫歐對英國的經濟起了副作用,脫歐後經濟繼續惡化(英國的主要貿易伙伴可是歐盟),通貨膨脹,英鎊貶值,英國經濟受到重創,失去在全球經濟復甦過程中的地位,使得英國正進一步落後於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增幅在西方七個工業國家中接近最低。而且省下的那點會費還不夠補上加稅的窟窿,當初美好的夢想現在破滅了,於是相當於部分人後悔了。最新調查顯示,全英國議會632席中又有超過100席以上從當初贊成脫歐變成了反對脫歐。與這相對應,有些席位裡支持脫歐的人數卻增加了。

英國作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失去英國,對歐盟擴大世界範圍影響、把握話語權不利。歐盟也不會輕易放過英國,他們開出了500億英鎊的分手費,而且要求英國必須遵守自己的預算承諾,支付費用至2020年,用於支撐歐盟機構的基礎設施工程,社會項目科學研究和養老金的費用。歐盟開出這些條件的理由是讓其它有脫歐想法的國家知難而退。但對英國來講其實也不算什麼,英國政府脫歐前每年要支付180億英鎊給歐盟,脫歐之後就不用付了,二年多就回本了。

英國人正忙著脫歐、反“脫歐”、反“反脫歐”,能乾脆點嗎?不能

經濟上,英國一方面要利用歐盟這一統一市場來打開市場,發展經濟,政治金融和法規上又想保持獨立不受歐盟限制,可以說這是英國的甜美白日夢,既想得到好處,又不想承擔相關的責任,世界上哪有這麼好的事?有人說這也是政治人物的不作為不願承擔起歷史責任的表現,在歷史的緊要關口,放任不完全明白真相和後果的人們投票選擇方向,本身就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只不過鼓勵了民粹,拖累了大家的步伐而已。

軟脫歐達不到限制移民的效果,硬脫歐卻會得罪經濟工商人士,也會惹怒蘇格蘭。雖然兩年前蘇格蘭舉行的獨立公投失敗,但2016年6月英國脫歐公投中62%的蘇格蘭人選擇了留歐。蘇格蘭看重的是歐盟單一市場和歐盟公民的權利,如果英國退出歐盟單一市場,蘇格蘭就可能要求舉行第二次獨立公投,英國又將面臨分裂之危。

英國人正忙著脫歐、反“脫歐”、反“反脫歐”,能乾脆點嗎?不能

英國脫歐,脫不脫都難,隨著2019年3月29日這一正式脫歐日期的日益逼近,最終會是什麼結果,誰也不知道。“硬脫歐”也好,“軟脫歐”也罷,有一個事實不能忽視:脫歐是英國人自己選擇的結果,再怎麼困難都要自己去解決。我們吃瓜群眾圍觀大戲無壓力,只能發出哲學感嘆:脫不脫以及怎麼脫,這是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