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光錐專訪|歌斐資產曾純:募資「寒冬」下選擇GP的三大新標準

去年以來,“募資難”就成了私募股權機構繞不過去的話題,今年更是每談股權投資必言“募資寒冬”,相關話題諸如“GP已死”“GP消失了嗎”等也頻頻被提起。歌斐資產私募股權合夥人曾純已經記不清是第幾次被問起募資的問題了,不過和業內很多機構略顯消極不同,他在公開場合多次表示“募資難不是壞事”。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曾純再次表達了這一觀點,並進一步解釋“現在雖然募資難,但是這對行業、對投資、甚至對創業者都是有好處的,等於市場在幫助剔除不好的創業者和投資者”。另一方面,作為國內市場化運營規模最大的母基金合夥人,曾純對於如何挑選GP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論,對行業來說也具有借鑑意義。

募資“寒冬”暗含投資機會

在近日舉辦的投中有限合夥人峰會上,多位來自頭部母基金的管理人紛紛坦言,對當前的市場情況感到“壓力非常大”。曾純在其中多少顯得有點畫風不同,他表示今年其實跟去年、跟前年並沒有太顯著的差別,“如果用歷史的視角來看,總體來說還是樂觀的,甚至比之前更好,因為它離轉折點更近”。

來自市場的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股權投資市場募資規模同比下降了75%、完成募集基金數量同比下降20%。而諾亞控股公佈的半年報數據顯示,歌斐私募股權基金的管理規模達到939億元、同比增長30%,同時歌斐資產的存量資產管理規模達到1615億元、同比增長16%。

兩個數據擺在一起看,或許更能明白曾純這樣說的底氣。在他看來,募資難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但其中又孕育著機會,當下對於創業公司和投資機構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舉個例子,從創業公司和創業者的角度來看,曾純認為當社會資金非常充裕的時候,大家對於同一個模式的羊群效應是非常明顯的。“表面看起來好像是在推動競爭,但實際上對公共資源來說是一種低效的表現。”而到了當前所謂的“寒冬”時期,資金變少、市場預期在降低,而資本層面帶來的社會公共資源低效現象也在減少,對於創業者來說或許反而是一個正面信號,“這個時候真正有誠意、有意願、有能力的創業者才會出來創業”。

他同時指出,對投資機構而言,也應該敏銳地察覺到企業端當前不一定面臨壞的節點,而是一個不錯的投資時點。

“募資難並不是一件壞事,它有助於讓整個行業變得冷靜下來,加速內部的優勝劣汰,是一個‘鍊鋼’的好過程。”曾純對記者表示。

挑選GP的三大新標準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GP募資到底有多難?此前業內曾有消息傳出,稱有PE機構的IR(投資人關係)人士拜訪了10餘家母基金,卻沒募到一分錢,或許側面反映了這一窘境。那麼,到底是哪些機構能拿到LP的錢?母基金選擇GP時又有哪些具體標準?

談到“標準”時,曾純顯然不太願意用這個詞來下定義,他強調“選GP某種層面上不應該以LP的意志為主”。但在談到今年如何尋找更適合的GP時,他表示仍然有一些新的變化。

首先,因為整個市場的調整,錢在往最好的管理人處集中,馬太效應愈發顯著。“理論上是一個更聚焦的過程,在GP端也得到了驗證,好的管理人就能拿錢。在這個時間點我們也聚焦在最核心的GP上,把更多的資金投向它們。”

第二,對於新的GP,歌斐也保持了高度關注。曾純分析,新GP不會憑空產生,它來自新的行業方向、新的產業階段、或者新的GP組成,“這幾個點我們都會去觀察,主動去抓住這些GP”。

第三,他表示除了資金上,歌斐也會投入資源來幫助所投GP,包括做它們的眼睛和大腦、教練和朋友、並且通過整體的資源網絡對其進行賦能,讓GP的被投企業和歌斐投資的生態圈企業之間產生協同效應。

PE二手基金當前“機會多、風險大”

事實上,去年以來股權投資基金面臨的不只是募資難,監管新規、IPO門檻提高等使得退出的難度也上升了。而這一背景為Sencondary Fund(PE二手基金,以下簡稱S基金)的交易帶來了空間。

曾純介紹,2013年歌斐資產成立了第一期S基金:“也是源於市場的推動。早期我們投一些PE、VC機構,它們期望3年、5年就會有一個退出,但實際上這個市場週期比想象的長得多。所以預期中間產生了代溝,在這一背景下S基金產生了。”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歌斐一共管理了4期人民幣S基金和2期美元S基金。

那麼,當前是不是一個投資S基金的好時間?

曾純告訴記者,對於S基金而言,交易雙方價格達成的過程是隨著市場資金的變化、心態的變化而時刻變動的。他坦言,在市場特別悲觀的時候,基金份額的估值也會處於低點,而客戶流動性的需求則處於一個極大值,“這就意味著當你在這個時點買,從性價比的角度來說是最高的”。

不過他同時指出,這個時點做S基金是機遇與挑戰並行,其中最大的難點之一在於估值。例如,由於基金投資企業的性質不同,沒法簡單用會計處理的方式來進行估值,而是需要深入到企業層面、理解真正估值的核心。這些都對S基金交易雙方的專業性和經驗提出了很高要求。

“所以在這個時點Secondary的機會很多,也有很多人衝進這個市場,但對他們來說風險也很大。”曾純坦言。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