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古代畫家的「混飯」史

扒一扒古代画家的“混饭”史

扒一扒古代画家的“混饭”史

古代畫家的畫作,

受到當今收藏家們的熱烈追捧。

有些被炒到天價,

也有的苦苦尋覓而不得。

設想一下,如果這些畫家仍活在當下,

想必依然衣食無憂了吧。

但在當時,

畫家們或為溫飽所愁,

或被皇家所壓、紛爭所擾,

能混得一口飯吃就已經很不錯了。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

那些古代畫家們的“混飯”史吧。

扒一扒古代画家的“混饭”史

唐 代

唐代雖然表面上繁榮強盛,

但事實上,

大多數人都是在溫與飽的邊緣苦苦掙扎。

唐朝是一個極其講究等級制度的朝代,

同樣是藝術創造者,

民間畫家與宮廷畫家的生活水平差距非常之大。

扒一扒古代画家的“混饭”史

唐 周昉 簪花仕女圖

民間畫家每日的工錢少得可憐。

如果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五口之家,

他們工錢也只是將將夠每天的正常開銷。

如果當天沒有開工,那結果也就可想而知。

所以吃肉對他們來講,

只能說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但像吳道子等有官銜的宮廷畫家則大不相同,

他們有著吃不完的宴席和領不完的“紅包”。

雖說現狀如此,

但在唐朝仍然湧現出大批著名的畫家。

無論是捧著金飯碗的宮廷畫家,

還是端著泥飯碗的民間畫家,

都在共同創作著

瑰麗、宏大、豪放的唐代繪畫藝術。

扒一扒古代画家的“混饭”史

唐 吳道子 送子天王圖(局部)

唐代 宋代 唐代

宋 代

唐代

朝代的更替,也伴隨著制度的改革,

生於宋代可以說是全天下畫家的運氣,

因當時的幾位皇帝都喜歡繪畫。

宋徽宗還為此設立了畫學和翰林書畫院,

將繪畫納入科舉考試,

使得民間畫家有機會捧上皇家飯碗。

但宋代並不是一個

對畫院畫家有著優厚待遇的朝代,

如果沒有額外的經濟來源,

這些畫家的“年薪”並不算高。

但好的是,朝廷包吃包住,

所以捧上皇家飯碗的畫家

基本沒有溫飽的問題。

扒一扒古代画家的“混饭”史

宋 范寬 溪山行旅圖

在現在社會中,

如果掛上一幅名家畫作,

可以說是“有品位”。

但在宋代,

幾乎所有的娛樂場所、茶肆酒樓

都掛有畫院名家的真跡。

據《夢梁錄》記載:

“汴京熟食店張掛名畫,引觀者流連。

今杭城茶肆亦如之,

插四時花,掛名人畫,裝點店前。”

所謂的“名人畫”,

就是宮廷畫院的畫家之作。

所以在皇家飯解決溫飽的情況下,

民間售畫就成為了很好的副業。

對畫家來說,

一份包吃包住的“政府工”

加上私下賣畫,

著實是一個好飯碗。

扒一扒古代画家的“混饭”史

宋徽宗 芙蓉錦雞圖

皇家既然給了畫家飯碗,

相應的,就會有規章制度。

畫院制度雖然提高了畫家的社會地位,

但同時也進行了約束和規範,

逐漸形成了共同的美學標準,

這也使得民間畫家必須改變自己的風格

才會被當時的社會認可與容納。

扒一扒古代画家的“混饭”史

南宋 馬遠 踏歌圖

元 代

蒙古族的入侵,打破了畫家的飯碗。

元初,科舉制度廢除,

萬千學子失去了學而優則仕的夢想,

文人地位就此一落千丈。

為了一抒胸中不平與怨氣以及消磨時光,

文人以畫作來寄託思想。

許多的文人畫家大多則選擇隱居山林,

他們認為侵略者的飯,不吃也罷。

扒一扒古代画家的“混饭”史

趙孟頫 秋郊飲馬圖

在這個朝代下,

個人的命運顯得有些微不足道,

畫家沒了飯碗,三餐不濟。

但很奇妙的是,

在元代這幾十年的暗淡歲月裡,

藝術的光芒並沒有消散,反而更加動人。

這可能就是文明的堅韌和藝術的偉大吧。

扒一扒古代画家的“混饭”史

元 黃公望 九峰雪霽圖

在朝代的更替下,

畫家的命運也隨之改變。

但無論怎樣,

他們仍然全心全意的繪製著每一幅作品,

才使得後人能欣賞到這些妙手丹青的佳作。

扒一扒古代画家的“混饭”史扒一扒古代画家的“混饭”史
扒一扒古代画家的“混饭”史

《華豫之門》所發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我們會立即做出處理;傳播傳統文化,分享鑑藏知識,弘揚正能量,是我們的宗旨,我們崇尚分享。其他平臺轉載請註明:(來源:華豫之門官方 公眾號ID:HNTVhuayuzhime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