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條條計謀-處處伏筆:這4處伏筆你知道嗎,真神來之筆

《三國演義》非但有條條計謀,更有處處伏筆,其伏筆運用可謂爐火純青,形式豐富多彩,種類千奇百怪,花樣層出不窮。《三國演義》創作時最為重要的參考資料之一,就是說書人用的 《三國志平話》。按說書人構思,為了吸引人,自然在敘述方法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到寫《三國演義》,作者愈加巧思奇謀,形成了謀略計策、謎案迷局、預言預兆、伏筆懸念“四多”。

楊修雞肋,雙面伏筆

《三國演義》條條計謀-處處伏筆:這4處伏筆你知道嗎,真神來之筆

《三國演義》的伏筆俯拾皆是,但有的出其不意,如不細加咀嚼還真品不出它的滋味。

第七十一回《佔對山黃忠逸待勞,據漢水趙雲寡勝眾》,寫的是漢中最後一役,曹操兵敗斜谷界,三軍銳氣墮盡。此役之後,劉備正式稱號漢中王。曹操兵敗撤退是早有伏筆的,這就是將夜間口令定為“雞肋”。點破這一點的是楊修,結果楊修被曹操以擾亂軍心的罪名砍頭。

但楊修究竟為何被殺,《三國演義》寫到這裡對楊修的聰明進行了大段鋪墊,從當年楊修猜透蔡邕在曹娥碑後題詩的隱意,到擅自與眾分食塞北送給曹操一盒酥,甚至還寫了楊修暗中插手廢立太子之事,似乎是由此引來殺身之禍。其實,楊修被殺的真正原因在於他的聰明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雞肋”就是楊修,楊修所言“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就是自我寫照,只是他陷於“雞肋”般聰明而不能自拔,曹操怎麼能容忍身邊有這樣的謀士?

設想將“雞肋”換做很多其他東西,其實也可以引申到退兵——吃豬肘子,走;吃桃子,逃;吃李子,離開……但用“雞肋”就是同時用明暗兩則伏筆以記事。這難道不正是需要楊修深刻自省的嗎?這種功力非凡的一箭雙鵰還讓人不知不覺,大約只有羅貫中了。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可見,《三國演義》這樣寫是有史為據的。但成就如此精彩的一章,使“雞肋”由此而成為典故,作者功不可沒。

關羽忌言,民俗伏筆

《三國演義》條條計謀-處處伏筆:這4處伏筆你知道嗎,真神來之筆

為接地氣,《三國演義》常常將民俗當伏筆,由此為市井百姓喜聞樂見、津津樂道。

比如說忌言。在民間,人們常常戒胡言亂語。對孩童不當言語,往往會跟上一句“童言無忌”;對大人,因為說了什麼而有不利的應驗,則叫“一語成讖”。這類禁忌是人們在長期社交中的經驗積累,是一種心理暗示與慰藉。所以,儒家認為出口有德;佛家有身口意三惡業之“口業”一說;民俗則稱之為“烏鴉嘴”,誰不經意說了就要“呸!呸!呸!”的。

第六十三回《諸葛亮痛哭龐統,張翼德義釋嚴顏》中,劉備調諸葛亮入川,留關羽守荊州。孔明設宴,交割印綬,雲長雙手來接。孔明擎著印說:“這干係都在將軍身上。”雲長回:“大丈夫既領重任,除死方休。”孔明見雲長說個“死”字,心中不悅;欲待不與,其言已出。

關羽的一個“死”字,諸葛亮的一個“不悅”,即關羽兵敗身亡的伏筆!

再如發誓。在民間,出口之言往往是一個人的品質表現。古人常常強調,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對誓言更是看重,違者必定有報應的。你看,孫堅發誓就果然應驗了。這事發生在第六回《焚金闕董卓行兇,匿玉璽孫堅背約》。

孫堅部隊在攻破董卓後,發現“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玉璽,以為天命而藏了起來。當袁紹問起,矢口否認,逼問之下,孫堅指天為誓曰:“吾若果得此寶,私自藏匿,異日不得善終,死於刀箭之下!”雖經眾諸侯斡旋而脫身,但袁紹哪裡會相信,讓劉表截擊孫堅。結果,在第七回《袁紹磐河戰公孫,孫堅跨江擊劉表》的第二次戰役中,孫堅中了埋伏,“體中石、箭,腦漿迸流,人馬皆死於峴山之內,壽止三十七歲”。

這種誓言的應驗,可以說是預料之中的事。在沒有絕對實力之前,玉璽就是災難。作者這樣的伏筆安排,雖有宿命思想,但也增加了行文走筆的精彩。

龐統之死,集成伏筆

《三國演義》條條計謀-處處伏筆:這4處伏筆你知道嗎,真神來之筆

最奇異的伏筆見於龐統之死,作者可謂使盡渾身解數、千般手段只為此一。

先有童謠及紫虛上人所言做鋪墊,拉開伏筆的序幕。童謠發乎天真兒童之口,楊慎《丹鉛總錄》卷二五說:“童子歌曰童謠,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可見,古人常常認為其中奧妙無窮。《後漢書·方術傳上·許楊》認為,“童謠之言,將有徵於此”。晉葛洪《抱朴子·勖學》直言,童謠“助聖人之耳目”。《三國演義》全書共引用八首童謠。關於龐統“鳳死落坡東”的童謠,便是其一。

到了第六十三回 《諸葛亮痛哭龐統,張翼德義釋嚴顏》,則進入連篇累牘地層層設伏:龐統領兵出征前,劉備“吾夜夢一神人,手執鐵棒擊吾右臂,覺來猶自臂疼”。出征前送行時,坐騎將龐統掀了下來。劉備把自己的坐騎換給龐統,龐統謝曰:“深感主公厚恩,雖萬死亦不能報也。”這“萬死”之辭也是伏筆之一。接下來,劉備送走龐統,“心中甚覺不快,怏怏而行”,亦是伏筆。

這還不算完,天象自然不能少。孔明與彭羕都發現“罡星在西方,不利於軍師”,孔明還為此寫信給劉備留證;後又於七夕夜宴,見正西上一星,其大如鬥,從天墜下,流光四散,推斷龐士元命必休矣,“數日之內,必有消息”。

最終大幕落下一刻,龐統死亡地點正是落鳳坡,這既是回應前面的伏筆,又是預言其即將陣亡。一般伏筆與照應在文中的位置經常相隔較遠,而從龐統知道所到之處是落鳳坡到中箭死去,大概是本書時間跨度最短的伏筆。也許有人質疑這算不得伏筆。其實,倘若說書人在“吾道號鳳雛,此處名落鳳坡,不利於吾”處,說一句“且聽下回分解”,就毋庸置疑了。

的盧妨主,失效伏筆

《三國演義》條條計謀-處處伏筆:這4處伏筆你知道嗎,真神來之筆

伏筆,一般而言是指作者在前言設了局,到後語解開套。然而,《三國演義》中至少有兩則別有深意的伏筆未曾應驗。

在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計襲樊城,元直走馬薦諸葛》,徐庶走馬薦諸葛時,劉備想起當年水鏡先生曾經對他說起:“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然後,又上演三顧茅廬的精彩篇章。如此隆重出場,諸葛亮與龐統本人又都盡心盡力、嘔心瀝血,但劉備終究大業未成,此為不應。

對此,作者其實早就有個自圓其說的伏筆。在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草廬》中,水鏡先生司馬徽仰天大笑曰: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這種否定之否定的伏筆,體現了作者對劉氏政權及諸葛亮的偏愛。

如果說,這裡還應了一半,那麼另一處則全然未應。那就是關於的盧馬妨主。

裴松之注引《世語》曰:“備屯樊城,劉表禮焉,憚其為人,不甚信用。曾請備宴會,蒯越、蔡瑁欲因會取備,備覺之,偽如廁,潛遁出。所乘馬名的盧,騎的盧走,墮襄陽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備急曰:的盧,今日危矣,可努力。的盧乃一踴三丈,遂得過。”對此,《三國演義》的描述道,玄德乃加鞭大呼曰:“的盧,的盧!今日妨吾!”言畢,那馬忽從水中踴身而起,一躍三丈,飛上西岸。

對於的盧馬“妨主”,《三國演義》有著反覆的渲染,而且除了劉備,書中它的另外兩個主人蒯越和龐統也確實都死於非命。但為什麼對劉備無害——非但沒有妨主、害主、誤主,而且還助了主人?這是三國中最奇怪的伏筆,是伏筆反用,抑或是說人各有命……留給讀者的想象空間實在太多了。但依愚見,這還是體現了作者的褒劉情愫。

總之,《三國演義》數不勝數的伏筆,給讀者帶來了樂趣、智慧、警示乃至深思。伏筆,在說書人就是吊胃口、賣關子,在著書者則為增加可讀性的同時,使得情節愈加曲折神秘。讀三國,突然發現條條計謀是書中人物間的鬥法,使敵手落入陷阱。處處伏筆卻是作者與讀者間的互動,讓人陷入欲罷不能、再讀一遍的迷局之中。三國中的伏筆絕非一人一時之功,無疑應該是《三國志》 等舊著史籍的歷代政治家、史學家和《三國志平話》等說書人和作者一眾人等的智慧結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