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我,必須懂得人性

認識自我,必須懂得人性

01

前兩天去看了電影《無雙》,主要衝著評分和發哥去的,說實話,這兩年就很少看到發哥演什麼電影了。

我在想什麼樣的電影會再次引起發哥的興趣,再次迴歸到觀眾的視線當中來。

發哥在電影之外,給我印象就是過著電影之外的極簡人生:素樸、恬淡、不爭。

這幾個詞,對於一般人來講,會很遙遠,對於一些當紅的實力明星,也同樣遙遠,由奢入儉難,這個道理大家都是懂得。

在香港能見到在市場買菜和坐地鐵的明星,就屬周潤發了。

我不知道大家怎麼看這個點,但我從內心底層極其佩服這樣的自覺的人,能夠真正認識自我,追求無我的人。

認識自我,必須懂得人性

02

正如電影中演的那樣,一個人可以有兩種性格,而且是完全不同的,一個是張揚、豪放、敢做敢當,又專一,另外一個是怯懦、自我、醜陋,又陰暗。

這好比一個人內在的兩個自我一樣,一個是正大光明的,一個又是醜陋陰暗的,在面臨重要事情時,不斷產生矛盾與衝突。

如果我們認識不了自我,那麼我們很容易被一種特性所控制,以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

發哥淡出娛樂圈,又定時地迴歸,我就覺得甚好,出現在觀眾視眼中,是顯性的自己,而在生活中隱性的自己,這樣交叉式地生活和工作,是一個智者活著的方式。

現在流行“人設”這個詞,“人設”通常是包裝出來的,不是真實的自己,它需要展示給觀眾,讓觀眾建立印象和標籤的,而生活是自己的,在生活中的行為舉止卻是真實無比的,因為不再需要展示給任何人看,做回自己就可以了。

在佛學中,倡導一個“觀”字,解釋為觀察,不僅僅要觀察別人,也要觀察自己。

大部分人的觀察是向外的,是尋求外在的滿足感,而少部分是向內的,找到自己的真實特性。

這幾年,郭富城慢慢在演藝圈找到了位置,他演繹的小人物給人印象深刻,他著實找到了自己,做自己就能找到自己。

認識自我,必須懂得人性

03

比如,我在看電影《無雙》時,看完之後有一個滿足感,內心是喜悅的,看完之後就回家了,然後接著下一件事情。

但我們可以深層次地來觀察,觀察自己的情緒: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喜悅?

我們要分析原因和形成的條件,到底是什麼樣的情節和情景促使自己有這樣的感受出來。

這個點極其重要,通過我們產生憤怒和恐懼的時候,我們是無知的,我們根本不知道這無名的焦慮和恐懼來自於哪裡。

這時候,就要學會觀察,認識自己,清楚什麼樣的事,明白什麼樣的緣,然後接納調整,通過這樣改善心的運作方式,我們才能夠從事情本身脫離出來,讓心回到正軌上來。

人性這個東西,如果我們深層次觀察自己的話,就會更瞭解人性。

每個人都有善和惡的兩面,有些人能量正,只是善的一面蓋過了惡的一面,有些人邪惡,也不過是偷偷讓邪惡蓋過了正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