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也分爲三六九等,弱人工智慧已經廣泛存在

人工智能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科幻概念,它作為一種實實在在的產品與服務已廣泛存在於人類所處的這個世界,隨著人工智能變得越來越強,它將作為一種基礎性的神奇力量來支撐人類更為便捷舒適的未來生活。

人工智能也分為三六九等,弱人工智能已經廣泛存在


提到“人工智能”這個詞,相信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存在於科幻影片、科幻小說裡各式各樣的機器人,認為人工智能是一個科幻色彩比較濃的概念,離自己現實生活很遠。其實,人工智能離你很近,無論在空間上,還是在時間上。

人工智能:絕不僅是機器人

關於人工智能的定義有很多種,比較通俗易懂的一種解釋就是:“人工智能是完成目前只有人類智慧才能完成的任務的一種能力。”這句話中有3個關鍵詞,分別是“人類智慧”、“目前”和“能力”。

人工智能是一個面向未來的研究領域和實踐領域,它對應的那些具體技術和應用也是在不斷變化的。在機器會下棋之前,人類把下棋視為自己的“大智慧”,如果這時候某位科學家說我要開發一種技術,能夠讓機器會下棋,並且比人類下的更好,那麼人們會認為“機器會下棋”屬於人工智能。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上世紀90年代電腦就擊敗了國際象棋大師,然而如今會有幾個人認為“會下棋”屬於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在本質上是一種能力,而不是具體的技術設備,所以它更不僅僅是機器人。人工智能作為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存在於多種多樣的軟件或硬件之中。不要認為人工智能只存在於那些高大上的科學實驗室裡,其實你身邊就有。蘋果公司開的Siri語音控制功能就是一種人工智能。當你問明天的天氣時,Siri能聽懂你的話並回答你,這本來就在完成之前只有人類智慧才能完成的任務。

人工智能也分“三六九等”

如果說人類可以分成兒童、青年和老人,那麼與人類相似,人工智能也是分階段、分類別的,大致可以分成弱人工智能、強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三種。

弱人工智能指僅依靠計算速度和數據來完成某個單方面任務的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在人類日常生活中廣泛存在,除了前文提到的下棋、問天氣外,還有很多,只是你沒意識到它屬於人工智能。例如,電子郵箱自動過濾垃圾郵件的功能就是一種人工智能。它根據不斷完善的規則和數據積累,就會比較準確地識別出哪些是垃圾郵件,代你過濾掉這些郵件。

強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的區別就是它比較“強”。強人工智能可以思考、推理、做計劃、理解複雜理念,並在實踐中不斷學習,甚至具備意識和情感,簡言之,就是人腦能幹的事它都能幹。科幻影視文學作品中極力展示的大多是這種強人工智能,然而目前人工智能的發展水平還遠沒達到強人工智能的水準。

超人工智能就是比人腦還要聰明很多的人工智能。用牛津大學人工智能倫理學家尼可・博斯特倫(Nick Bostrom)的說法就是,“在幾乎所有領域都比最聰明的人類大腦聰明很多,包括科學創新、通識和社交技能。”

弱人工智能已廣泛存在

如果說強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離我們還比較遙遠,那麼弱人工智能已經在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中廣泛存在。例如人機交互、大數據分析、醫療護理、自動駕駛、工業製造、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網絡購物和搜索引擎等多個領域。

就智能安防來說,目前視頻監控系統在維護城市社會治安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利用監控錄像警察可以找到追捕犯罪嫌疑人的關鍵線索。然而,一座城市的監控攝像頭有很多,其背後是海量的視頻監控錄像,如果只是藉助人的肉眼在這些錄像中“尋尋覓覓”,不僅耗時,而且最終也很難找到線索。畢竟視覺疲勞是難以避免的,對於一個長達一萬小時的監控錄像,含有嫌疑人影像的畫面可能只有那麼一兩秒。這一閃而過的畫面很關鍵,但也很容易被嫉妒疲勞的肉眼所漏掉。藉助日益成熟的計算機圖像識別技術,機器會更高效地查看監控錄像,找到破案線索。

人工智能未來將成為一種改變世界的基礎力量: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隨著人工智能變得越來越強,未來它將像互聯網和電一樣作為一種基礎力量而存在,滲透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進而極大地重塑人類社會。人工智能未來的主要存在形式不是在人類身邊蹦蹦跳跳的各種機器人,而是隱藏在人類所享用的各種產品與服務的背後。就像互聯網和電一樣,這兩種基礎力量顯然已經重塑了人類社會,實現了人類社會的電氣化與信息化,然而我們卻很難看到互聯網和電本身,它們就隱藏在種種產品和服務背後。看似不存在,但離開它們人類已很難存在。人工智能將來作為一種基礎力量會實現人類社會的智慧化。可以說,未來你將很難看到、甚至意識到人工智能的存在,但它卻變得離你更近,變得無處不在,成為你生活、甚至是身體的一部分。

在不久的將來,多智時代一定會徹底走入我們的生活,有興趣入行未來前沿產業的朋友,可以收藏多智時代,及時獲取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和物聯網的入門知識和資訊信息,讓我們一起攜手,引領人工智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