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良好教態的基本構成

教師良好教態的基本構成

1、服裝:整潔大方、樸素端莊,女教師忌穿超短裙、低領衫;男教師忌穿背心、短褲、拖鞋。 2、身姿:站要站穩,胸部要挺直,頭部平正,端莊大方。手不亂晃,腿不亂抖,雙手不撐講臺,也不插在褲兜裡。講課時要注意位置的移動,雖然以站在講臺為主,但不要總站在一個位置不動,可適當在講臺上走動,學生分組實驗探究時,要走下講臺指導學生實驗操作和記錄。手勢是強化語言效果的重要方式,恰如其分的手勢能夠吸引注意力和加深印象。但是手勢不能太隨著,比如,不停地撓頭、挖鼻孔、敲桌子、轉動筆等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影響教學效果。手勢的變化不能過碎過多,應該自然適度。 3、面部表情:目光親切,態度和藹,保持與全體學生視線交流,不能只盯著前排幾個同學;喜怒哀樂不宜表露太過;善於用不同的眼神表情達意。

4、手勢、動作:手勢要靠小臂和手的動作的完成。教師講課時應伴以恰當的手勢,以加強表達效果,並激發學生的聽課情緒。切忌不停地揮舞或胡亂地擺動。教師的基本手勢通常包括垂放、背手、持物、鼓掌、誇獎等。其中,持物時忌翹起無名指與小指,故作姿態。 教態是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整體形象,包括教師的儀容、風度、神情、情緒、表情、姿勢、動作、舉止、手勢、目光等。教師就是通過教態來感染學生的情緒、傳達教學信息、影響學生修養的。良好的教態體現教師的人格修養、氣質風度、素質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