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安「綠肺」滻灞 借力世界文旅大會峯會打造文旅新目的地

大西安“绿肺”浐灞 借力世界文旅大会峰会打造文旅新目的地

無人機視角下的西安滻灞世博園景區。新華網 申博望 攝

“水清碧如黛,柳綠隨飛舞。”作為大西安的“綠肺”,滻灞生態區自成立以來,高度重視文旅產業發展,著力打造文旅品牌,積極構建以生態文化、創意文化、休閒文化為特色的文旅產業體系,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滻灞生態區成立於2004年,堅持“生態立區”的理念,經過14年的發展,已從生態重災區邁向了生態示範區。春季尋花,夏季觀荷,秋賞銀杏,冬季看鳥......推窗見綠,出門看景,已經是市民的日常生活。良好的生態環境、美麗的城市景觀夯實了滻灞生態區文化旅遊業發展的良好基礎。

為推動文化旅遊產業升級發展,滻灞生態區大力探索,在多領域進行融合創新。以“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創意”、“文化+互聯網”等多領域融合為突破,培育新興文化業態,打造文化投融資平臺,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實現與其他產業的深度融合。

隨著西安絲路國際會展中心的建設,通過“會展+文化+旅遊”,滻灞生態區將依託西安領事館區等對外開放平臺,將高端商務遊和商務旅行發展作為滻灞旅遊的新亮點。與此同時,“會展+文化創意”,打造文化旅遊專業會展平臺。

水是滻灞生態區的一大特色,為發揮水資源優勢,探索“水岸經濟”發展模式,滻灞生態區以產業發展、經濟建設,支撐、反哺河流治理和生態建設。

如今,在歐亞大道以河為軸打造滻灞特色夜景核心區,已經成為大西安夜景新名片。未來,結合城市夜景和高科技的舞臺燈光效果,滻灞將以河為紐帶,以橋為節點,賦予夜經濟更多精神和文化內涵,不斷做大做強夜遊文化。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站在1400年的歷史節點上回望唐長安,人們在唐詩的美學意境中,依然能“看見”當年長安的繁盛與光華。

大西安“绿肺”浐灞 借力世界文旅大会峰会打造文旅新目的地

無人機視角下的西安滻灞生態區。新華網 張勇 攝

作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旅遊文化資源豐富。近年來,西安依託豐厚的歷史、文化和山水等資源稟賦,大力推動 “文化 +”、“旅遊 +”,以建設國際一流旅遊目的地城市為目標,全力打造絲路文化高地、世界旅遊時尚之都,現已基本形成較為完備的文化旅遊接待體系和發展格局。

然而,作為大西安東部文化交流軸核心區的滻灞生態區,卻致力於發展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面向網絡時代、智能製造等高附加值、低汙染的高端產業,打造新型城市形態。

其中,西安國際數字影視創意產業園區項目,將打造影視製作全流程生態服務鏈,帶動衍生產業的發展,建成具有國際水準、國內頂尖的影視產業園區。這些科技感十足文化產業,將為滻灞的文旅產業帶來更多的時尚感和現代感。

有著大西安“小江南”的滻灞生態區,憑藉發展文旅產業優美的生態環境、逐步完善的扶持體系、良好的地理位置等優越條件,吸引了2018年世界文化旅遊大會峰會落地,展現著新的發展潛力。

10月9日,借力“十一黃金”周的火爆旅遊氛圍,來自海內外旅遊目的地代表、目的地營銷專家、文旅行業專家,景區、旅遊業界代表等將齊聚西安滻灞生態區,從多維度、多視角圍繞文化旅遊產品的開發、民宿及特色小鎮的商業化之路、目的地景區的新營銷和新科技手段的應用、西安旅遊國際化發展等熱點話題展開討論,為西安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建言獻策,助力陝西打造西安國際旅遊樞紐,加快形成陝西對外開放新格局。

西安滻灞生態區走出了一條“生態+文化+旅遊”的特色之路,打造區域經濟發展新增長極。藉助此次大會,西安滻灞生態區將推動區域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再升級,帶給世界一個全新的滻灞,引領生活新時尚。

“生態文明與人類的生活密不可分,有了好的生態環境,文化展業才擁有發展經濟的一方沃土,兩者相輔相成。”西安滻灞生態區黨工委書記楊六齊說,“我們不斷摸索的‘生態+多種產業’發展模式,不僅有利於居民生活,也有利於未來多種產業融合發展,將生態文化與生態產業變成社會經濟,不斷助力生態全域發展。”

“下一步,滻灞將探索以獎勵、貼息、資助等方式扶持壯大文化創意產業項目及入區企業,通過絲路國際會展中心、絲路文化藝術中心項目建設,構建涉外文化服務交流平臺,緊抓“一帶一路”機遇,開展文化交流合作,提升區域影響力。”楊六齊說。

文章源自新華網

大家都在看

大西安“绿肺”浐灞 借力世界文旅大会峰会打造文旅新目的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