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商務職院打造「產教融合」新典範

湖南商務職院打造“產教融合”新典範

湖南商務職院打造“產教融合”新典範

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們正在與外教老師一起學習交流。

離畢業還有一年,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旅遊管理學院商務英語專業的曾維玉瑩,就被上海一家大型外貿企業“鎖定”,因為從專業實訓到頂崗實習,一年下來,她早已通過轉正考核留在了公司。過程之順利,讓這個20歲的女生自信滿滿。這得益於該校不斷打造“產教融合”新典範,開啟了校企深度合作的培養模式。“從專業實訓到頂崗實習,一年下來,我早已通過了公司各項轉正考核,十分適應從學生到員工的身份轉變。”曾維玉瑩說。

在湖南商務職院,曾維玉瑩的成功並非個例,學院大量學生尚未畢業,就已被企業提前招走。該院就業率多年來一直保持在95%以上,用人單位滿意率保持在100%,連續多年被評為湖南省高校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和就業一把手工程示範校。

■記者 黃京 陳舒儀 通訊員 禹明華 王振亞

新陣地

打造育人新陣地,湘商文化因子植入教學

四年前的5月28日,一個集科研、展覽、教學、實踐於一體的湘商文化院在湖南商務職院正式揭牌成立。今年5月28日,正值湘商文化院成立四週年,中國商業文化研究會湘商文化分會會長伍繼延等湘商領軍人物登上論壇,先後傳經授道,分享實戰經驗、創業智慧和人生信仰。4年來,該院設立的“湘商文化大講堂”每年都會邀請知名湘商代表舉辦多場講座,受眾師生10000餘人次。此外,還聘請一批知名湘商企業家為客座教授講授相關專業課程,並指導學生實習實訓。

為研傳湘商文化,該院組建了多支隊伍。該院黨委書記周忠新介紹,作為湖南省社科院確定的湘商文化研究基地,學院牽頭組建了一支由校內專業帶頭人、省社會科學院湘商研究中心專家、湘商企業專家組成的高水平研究團隊,還精心選拔一批優秀教師和學生組建湘商文化宣講團,面向師生開展宣講活動,使湘商文化家喻戶曉、湘商精神深入人心;還將湘商文化列入思政課教學計劃,進行專題講授。

為何要在高職學生中大力弘揚湘商文化?周忠新認為,高職商科教育普遍存在著“重專業輕素養,重智育輕德育”、“重做事輕做人,重就業輕創業”等傾向性問題,如何健全德技並修的育人機制,實現高素質商科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成為學校商科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迫切需要破解的難題。為此,該院從2012年起提出並實施了“湘商文化育人工程”,通過引入湘商文化,創新高職商科育人新陣地,將湘商文化因子植入整個教學和學生學習生活之中。

商科的學生普遍都有“創業夢”,為此,該院投資打造了湘商創業園新園區,實現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創業文化與校園文化、創業實踐與工學結合、創業教育與就業教育四方面的有機融合。湘商文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取得了良好效果。據統計,在近年的學生專業技能競賽中,獲得各種國家、省級獎項140餘項,在2018年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該院榮獲團體總分第一名;學院近年的初次就業率均在95%以上,高於全省高校就業率平均水平,畢業生僱主平均滿意度為99%,就業質量高。

“湘商文化育人創新商科人才培養模式,推動湘商文化研究的興起,提升湘商文化社會影響力,拓展社會公益服務方式,引導廣大湘商建設家鄉。”周忠新表示,近年來,湘商創業園入駐企業62家,成功孵化32家,學生榮獲中國大學生跨境電子商務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等多項榮譽。多家全國知名湖南商會紛紛與學院簽訂了校企合作框架協議。周忠新表示,職業教育要突出校企合作的社會公益性,堅持文化育人的主旋律: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讓企業文化進校園,打造真正具有職業特色的校園文化,把中華傳統文化、湘商文化、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融為一體。

新模式

探索現代學徒制,校企合作圍繞市場而變

8月16日上午,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與浙江天貓技術有限公司共建新零售實訓基地簽約儀式在長沙舉行。這是校企合作共建的全國第一家新零售實訓基地,也是第一個天貓直營基地。

“學校與天貓公司將共建新零售實訓基地,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組建教學團隊,開展課程開發與教學和實習實訓,共享合作成果,建立新零售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湖南商務職院院長李定珍介紹,基地計劃每年培養學徒制人才100人,接受實習實訓5500人日,並將在新零售領域開展相關專題研究。 “首期將投入200萬元實物資源和開放後臺數據資源。”天貓校園華南區負責人樊豔娟強調,湖南是天貓新零售戰略佈局中的重中之重。

這僅僅是該院探索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一個縮影。作為人才供給方,如何培養符合企業需要的人才,是李定珍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今年來,湖南商務職院緊鑼密鼓與多家行業標杆企業對接,進行深度合作。

4月,該院與紅星實業集團簽署《校企合作戰略框架協議》,成為“紅星實業集團人才孵化基地”,該集團也成為該院的“實習就業基地”。

5月,與長株潭工商聯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探索高等教育與企業協同發展的產學研合作模式,實現適應企業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人力資源開發、技術服務、科研成果轉化等全方位一體化鏈接。

6月,該院與人人樂連鎖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連鎖經營管理、物流管理等專業聯合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試點工作。

7月,該院與湖南省韶山管理局簽署《現代學徒制試點(旅遊管理專業)合作框架協議》,該局也正式成為其“實習就業基地”。之後,該院與長沙市零售商業協會成立股份制“湖南零售商學院”,整合各自優勢資源,在零售學院內開展相應合作項目,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為零售企業輸送所需人才。

“職業院校要發展,就要找到與企業的結合點,就要跟上產業發展的步伐,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而‘動’,圍繞企業技能人才需求而‘轉’,適應市場需求變化而‘變’。”李定珍表示,學院一直十分重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對接優勢資源建設新商科人才培養高地,形成了與行業企業高度融合、訂單培養、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等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

新途徑

與國外院校合作,開啟國際化辦學新徵程

面對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的世界大勢,國際化成為許多職業院校的必然選擇。湖南商務職院順勢而變,積極開啟國際化辦學新徵程。2016年4月,學院與加拿大聖勞倫斯應用文理與技術學院聯合舉辦的“中+加”市場營銷專業,首次面向全國開展“單招”,共同培養該專業的國際化職業技術人才。2017年7月,為推動湖南職教領域的國際化合作,培養高級營銷人才,兩所學校共同簽訂了全新的合作辦學協議。

“為適應國內外激烈的人才競爭,將引進部分原版教學資料和國外先進教學方式,部分專業課由中外教師聯合授課。”湖南商務職院原對外合作交流處處長劉謙告訴記者,“學生在湖南商務職院報到註冊後,即正式成為加拿大聖勞倫斯應用文理與技術學院的註冊學生,完成全部課程後將獲得兩所學校的專科文憑。”由於畢業生既有專業所長又懂國際慣例,既掌握一門專業系統的科學知識,又具有熟練的英語溝通交流的能力,就業前景十分廣闊。該院與加拿大聖勞倫斯學院合作開展市場營銷專業國際合作辦學項目,得到了教育廳的支持認可,開啟國際合作辦學的新篇章,具有里程碑式重要意義。

在此基礎上,該院還積極開拓中外合作辦學新途徑。從2016年開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與美國應用技術教育聯盟合作實施中美應用技術教育“雙百計劃”,旨在五年內實現中美100對應用型大學(學院)深度合作、100對校企深度融合,以“平臺對平臺、學校+企業”的合作模式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應用技術教育生態體系。

結束採訪時,又從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傳來喜訊,湖南商務職院成功入選數據中國“百校工程”建設院校。此次評選全國僅12所學校入選,該校系湖南省唯一一所入選的高校。“打造‘產教融合’新典範,拓展了辦學新天地。”李定珍笑著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