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用你的愛好挑戰別人吃飯的本事」,你吃飯的本事又在哪裡?

有一對博士相聲演員出了名,出名的原因不是他們表演的有多好、多可樂,也不是他們發明的“相聲公式”有多麼有用,而是他們自稱可以比郭德綱還強。郭德綱7歲學評書,9歲學相聲,三十多年的舞臺經驗,可以說憑藉自己一人之力,使相聲起死回生。這回被兩個業餘博士相聲演員懟了,卻得到了網友一致的支持。尤其是老郭說的那句話:武術為什麼沒有業餘,怕死。

“別用你的愛好挑戰別人吃飯的本事”,你吃飯的本事又在哪裡?

世界盃期間,冰島隊一時成為了萬眾矚目的焦點。預選賽力壓克羅地亞,小組賽上逼平梅西率領的阿根廷。更為神奇的傳說是,守門員是導演,球員有的是牙醫,有的是店員,踢球?只是業餘愛好。

“別用你的愛好挑戰別人吃飯的本事”,你吃飯的本事又在哪裡?

這個傳言很快就被否定、闢謠。誠然冰島隊員有些曾經從事過其他工作,但在足球上還是相當地專業,全隊都是職業球員,常年接受職業的、高強度的訓練,並且都在歐洲第一級或第二級俱樂部踢球,還有“大狙”這樣的球星。否則,全隊怎麼會有如此強大的實力。

“別用你的愛好挑戰別人吃飯的本事”,你吃飯的本事又在哪裡?

實力是訓出來的,那是人家吃飯的本事。

中國足球隊員也是職業球員,當然他們很不爭氣,水平很低,國家隊比賽態度也很令人懷疑,但毋庸置疑的是,職業與業餘有著巨大的鴻溝。很多踢過幾天業餘足球的人,自以為是地曾想“我上去也比中國國足踢得好,至少不比他們差”。

不要想用你的愛好挑戰別人吃飯的本事。

韓寒最近講了一個他踢球的故事,以他這位“松江區齊達內”率領的業餘球隊冠軍挑戰職業訓練的小球員,20歲對12歲,賽前大家還謙虛的說“不要讓小朋友太難過”,結果,上半場就被打了20比0,連球都碰不到,被對方教練叫停了,說“不利於小朋友的成長”。

“別用你的愛好挑戰別人吃飯的本事”,你吃飯的本事又在哪裡?

NBA球星庫裡,除了籃球之外,酷愛高爾夫,可以說,在高爾夫這項運動上有著極佳的天賦,而且作為職業籃球運動員,身體素質也沒的說,剛開始參加高爾夫的比賽時,曾經令球員及觀眾驚豔。但即便如此,在今年高爾夫巡迴賽中,庫裡還是以高於標準桿16杆的成績排在所有選手的倒數第一。

“別用你的愛好挑戰別人吃飯的本事”,你吃飯的本事又在哪裡?

金庸先生的15部武俠小說,用他書中的語言來說是“震爍古今”,尤其是幾部主要作品,翻拍了又翻拍,總有一代又一代的人來看。金庸曾被浙江大學投予榮譽博士,並受聘於文學院招收研究生。學生們對金庸先生的喜愛可以想象,擁躉無數,但報名的卻客客無幾,無人“接招”。為何?有媒體說的不錯,“三國演義和三國志本來就不是一回事”。

“別用你的愛好挑戰別人吃飯的本事”,你吃飯的本事又在哪裡?

鄧亞萍作為球員是極其成功的,第一位女子大滿貫選手,第二位大滿貫選手(比瓦爾德內爾稍晚)。退役後曾在清華大學學習,又到劍橋大學深造。清華的學籍可以說是贈送的,沒有人相信她有在清華讀書的基礎,但劍橋大學的學籍可不會隨便送人,所以說鄧亞萍還是有一定水平的。那麼,這就是她能在人民日報做“即刻搜索”掌門人的理由嗎?商場其實並不亞於賽場,沒有拼搏不會有收穫,果然,“即刻搜索”賠光了20億後黯然退出市場。

“別用你的愛好挑戰別人吃飯的本事”,你吃飯的本事又在哪裡?

我曾有一段時間酷愛象棋,在聯眾上也大殺四方,“頂峰”的時候是系統中的大師,曾以為真正的大師也不過如此。一天晚上,與一位積分很高的據說終日賭棋的人在網上切磋,不相上下。正自鳴得意,遇到一位同等級選手,結果,這一晚上,連輸9盤,關鍵是不是“憾負”,而是毫無還手之力。詢問之下才知道,對方是遼寧職業象棋隊預備隊的,年僅13歲。

職業與業餘之間之所以有著難以逾越的鴻溝,

是因為職業選手的付出是巨大的,

是用盡自己全部身心,

專注與執著,是職業的標誌。

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孤獨,枯燥,痛苦,誘惑,每一個微小的進步都是十分艱難的,經年累月,才有了在一個領域上獨特的能力,豈是他人隨隨便便玩幾下就能夠得到的。

C羅每天的生活除了訓練還是訓練,力量、速度、耐力,各種各樣的訓練;科比在提到自己為什麼球打得這麼好時說“誰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我見過”;當友人同圍棋史上第一人李昌鎬吃過飯後,問他想如何輕鬆時,李昌鎬說:“要不,咱們下兩盤棋?”。

業餘愛好與吃飯的本事原來有如此大的差距。

那麼,你吃飯的本事在哪裡呢?

  • 你可曾對所從事的工作深入瞭解和研究,力求把每一件事做好?
  • 你可曾希望自己在所從事的領域取得哪怕些許的進步?
  • 你可曾時時刻刻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目前正在做的事情當中?
  • 你可曾想方設法學習與目前情況相關聯的知識?
  • 你可曾勇於嘗試工作中新的項目,進行新的挑戰?
  • 你可曾想做好每一個細節,而不是敷衍了事?
  • 你可曾主動的、心甘情願的、發自內心的去對待手頭的事情,而 不是在被領導和人事的緊盯之下?

其實這些道理,你懂得。但是,懶惰,沒有耐心,抵受不住誘惑,最終使你只是在工作,像一個機器人在工作,按照別人制定好的程序,機械的,沒有思考,沒有進步。

看到這裡,也許你已經有些熱血沸騰,但是相信我,明早你就會忘記這些,照樣懶洋洋地起床,懶洋洋地去上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