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地區「振興指數」五年增10.8%

研究顯示,東北地區的“振興指數”從2012年的44.92增長到2016年的49.79,增長了10.8%。日前,東北大學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發佈了《2017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進程評價報告》。報告顯示,“穩中有進”為東北全面振興進程總體態勢。

從內容看,報告對2012-2016年東北地區的營商環境、簡政放權、國企改革、民營經濟發展、區域開放、創新創業、社會民生等全局性、關鍵性和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並對東北三省、四個副省級城市和地級市的振興指數進行了排名比較。

報告顯示,“穩中有進”是東北全面振興進程總體態勢。東北地區的“振興指數”從2012年的44.92增長到2016年的49.79,增長了10.8%,呈現“穩中有進”態勢。

雖然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東北地區的振興指數尚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但這種“相對落後態勢”正在減緩。2015年東北地區振興指數與全國平均水平差距為4.04,2016年這一差距進一步縮小為3.80。遼寧省振興指數穩步增長,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和東北平均水平,2016年達到56.3,較2012年增長了4.51。

產業結構調整方面,現代農業表現出較強的競爭力,得分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和東南三省水平,工業結構中,重化工調整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但低於東南三省水平。企態優化方面,東北三省在國企效率、民企規模、民企融資上得分都有所增長,其中民企融資和民企規模已經接近全國平均水平。創新創業方面,科技轉化、技術產出和創業成效表現均好於上年同期水平。社會民生方面,居民消費和居民收入基本保持穩定,生態保護得分不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也遠高於東南三省水平。

東北地區“振興指數”特點

“穩中有進”是東北全面振興進程總體態勢:

東北地區的“振興指數”從2012年的44.92增長到2016年的49.79,增長了10.8%。

“相對落後態勢”正在減緩:

2015年東北地區振興指數與全國平均水平差距為4.04,2016年這一差距進一步縮小為3.80。

振興“拐點”初步顯現:

2015年東北地區振興指數排名最低,僅高於西部地區,但在2016年有所改善,東北地區振興指數在全國的排名都較2015年有所回升。從振興指數看,通過與全國四大經濟板塊對比看,東北振興進程的“拐點”初步顯現,振興指數逐步提升。

東北全面振興進程的“亮點突出”:

產業結構調整方面,現代農業表現出較強的競爭力,得分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和東南三省水平。生態保護得分不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也遠高於東南三省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