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與西方意志較量,中國做好充分準備

新加坡《海峽時報》9月29日文章,原題:對與西方的長期意志較量,中國做好充分準備

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實際上,這是一場劃時代戰略主導權之爭的序幕。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企圖遏制中國崛起,而中國面對西方施壓沒有屈服。一場長期、激烈的意志較量即將上演。

有人稱北京在這場衝突中亂了陣腳。其實相反。戰術層面,中國或許低估了美方反應的迅速和規模及歐盟的兩面做派。但在戰略層面,中國領導人過去和現在,早已明瞭這場衝突遲早到來。

2003年,中國“和平崛起”這個論題首次在博鰲亞洲論壇提出。北京不會幼稚到認為西方會採信,事實上也確實沒有。特別是美國,奧巴馬任總統時就談及向亞洲“轉向”。以長遠思考和規劃著稱的中國領導人,不可能對美國人一心想幹架的日子沒準備。所以,那種認為若北京埋頭低調、不高談中國在世界舞臺的應有地位,中國力量增長就不會受到外界注意、就不會刺激美國以貿易為幌子先發制人的看法,有悖常識。

中國一定深知,其國力增長遲早會引發別國警惕,但絕不要期望北京會僅僅因為發達國家不喜歡這種競爭,就放棄在工業和科技領域超越他人的雄心。

出於國內政治原因,特朗普遲早會對華加徵關稅。他在競選總統時就不掩飾這種心思——他知道選民喜歡聽。華盛頓建制派也樂於附和,即便他們中一些人明白關稅在經濟上沒有意義。

既然北京知道與美國的衝突不可避免,那中國是否以及如何為這一戰做準備?北京不可能毫無準備,中國歷史上有大量經驗可汲取。筆者最先想到的是朝鮮戰爭,那是解放軍志願軍唯一一次與美軍直接交戰,最終迫使後者退回到三八線。那我們能從這場戰役得出什麼結論?

首先,美國低估了中國人。若相信特朗普所言的貿易戰可輕鬆獲勝,美國會重蹈覆轍。而就更大戰略競爭如南海、臺海而言,美國也會低估中國人保衛主權的決心、派軍艦深入中國海域嗎?北京肯定不希望如此,但正通過快速擴軍全力積極應對。那北京低估了華盛頓能施加的壓力嗎?不太可能。從言行看,中國已做好決戰到底的準備。

第二,當初,解放軍是在後勤保障及對敵軍情報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進入朝鮮的。中國已今非昔比,若認為中國沒為此類事態做準備,就太蠢了。

第三,如今,中國人很清楚美國仍掌控龐大資源和明顯科技優勢,對美國人的任何進攻手段做好準備,同時還會採用獨特的非對稱戰略。當初志願軍展現出不屈意志。北京知道頑強韌勁是其最強王牌。

當北京看到貿易戰一時無法解決時,會深挖坑迎難而上。同時希望美國的政客、企業領袖和消費者根本沒有打消耗戰的意願——這樣的期望並非不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