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准釋放超萬億元資金 傳遞兩大信號

央行決定,從2018年10月1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當日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不再續做。

此番央行降準的同時傳遞2大信號

第一個信號: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向保持不變

降準是否意味著貨幣政策取向發生改變?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降準仍屬於定向調控,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基本穩定,銀根是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

該負責人表示,央行將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調控,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此次降準是穩增長和資金對沖的需要,降準有利於平衡市場的資金供求關係,保持流動性的總量平穩。

第二個信號:降準不會加大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

有人擔心,降準會加大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對此,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降準彌補了銀行體系流動性缺口,優化了流動性結構,銀根並沒有放鬆,市場利率是穩定的,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長率與名義GDP增長率基本匹配,是合理適度的,不會形成貶值壓力。

上述負責人表示,本次降準有利於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基本面對人民幣匯率的支撐更加鞏固。央行將繼續採取必要措施,穩定市場預期,保持外匯市場平穩運行。

央行的上述表態,說明人民幣匯率有充足的條件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今年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破7的概率極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