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史上的11位女性書法家,當代僅有一位入選,個個都不簡單

在中國書法發展歷史上,有是一位女性書法家為中國書法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們在中國書法史上有著非常中重要的歷史地位。而著11位女性書法家中,當代僅有一位入選,個個都不簡單,不信下來我們詳細看。

第一位:蔡文姬

蔡文姬(約177年—?)名琰,原字昭姬,晉時避司馬昭諱,改字文姬,東漢末年陳留圉(今河南開封杞縣)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大才女、書法家、文學家。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憤詩》等。

中國書法史上的11位女性書法家,當代僅有一位入選,個個都不簡單

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是當時大名鼎鼎的文學家和書法家,還精於天文數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摯友和老師。生在這樣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蔡文姬從小以班昭為偶像,也因此從小留心典籍、博覽經史。並有志與父親一起續修漢書,青史留名。

可惜東漢末年,社會動盪,蔡文姬被擄到了南匈奴,嫁給了匈奴左賢王,飽嘗了異族異鄉異俗生活的痛苦,卻生兒育女。十二年後,曹操統一北方,想到恩師蔡邕對自己的教誨,用重金贖回了蔡文姬。文姬歸漢後,嫁給了董祀,並留下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憤詩》。《悲憤詩》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

中國書法史上的11位女性書法家,當代僅有一位入選,個個都不簡單

注意,楷書“鼻祖”鍾繇是蔡文姬的學生。

第二位:衛夫人

衛夫人,272年生,349年逝世,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人。名鑠,字茂漪,自署和南。東晉女書法家,傳為王羲之之師。汝陰太守李矩之妻,世稱衛夫人。師承鍾繇,尤善隸書。傳世楷書八行在《淳化閣帖》,及書論《筆陣圖》,大概均為好事者為之。家學淵源(北派之祖衛瓘侄女、衛桓從的妹妹),有名當代。

中國書法史上的11位女性書法家,當代僅有一位入選,個個都不簡單

《書法要錄》說她得筆法於鍾繇,熔鍾、衛之法於一爐。所著《筆陣圖》中雲:「橫」如千里之陣雲、「點」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陸斷犀象之角、「豎」如萬歲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鈞弩發、「鉤」如勁弩筋節。

中國書法史上的11位女性書法家,當代僅有一位入選,個個都不簡單

有《名姬帖》、《衛氏和南帖》傳世。其字形已由鍾繇的扁方變為長方形,幾條清秀平和,嫻雅婉麗,去隸已遠,說明當時楷書已經成熟而普遍。《書評》稱之為'如插花少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臺,仙娥弄影,紅蓮映水,碧海浮霞”。

注意,“書聖”王羲之是衛夫人的學生。

中國書法史上的11位女性書法家,當代僅有一位入選,個個都不簡單

第三位:薛濤

薛濤(約768~832年) 唐代女詩人,女書法家,字洪度,長安人。薛濤字無女子氣,筆力峻激。其行書妙處,頗得王羲之法,少加以學,亦衛夫人之流也。每喜寫己所作詩,語亦工,思致俊逸,法書警句,因而得名。若公孫大娘舞“劍器”,黃四孃家花,託於杜甫而後有傳也。然濤字真跡今皆佚。薛濤所書《陳思王美女篇》行書,筆勢跌宕秀逸。

中國書法史上的11位女性書法家,當代僅有一位入選,個個都不簡單

薛濤與韋皋,元稹有過戀情,戀愛期間,薛濤自己製作桃紅色小箋用來寫詩,後人仿製,稱"薛濤箋"。終身未嫁,她設計的箋紙,是一種便於寫詩,長寬適度的箋。此箋原用作寫詩作為詩箋,後來逐漸用作寫信,甚至官方國札也用此箋,流傳至今。據《唐音要生》載:詩箋始薛濤,濤好制小詩,惜紙長剩,命匠狹小之,時謂便,因行用。其箋染演作十色,故詩家有十樣變箋之語。《牧豎閒談》載:澆花人多造十色彩箋,於是薛濤另模新樣,小幅松花紙,多用題詩。《往都談資》載:花箋古已有名,至唐而後盛,至薛詩而後精。

中國書法史上的11位女性書法家,當代僅有一位入選,個個都不簡單

第四位:吳綵鸞

吳綵鸞(生卒年不詳),唐大和年間(823-825年)河南濮陽縣人,吳猛之女,夫文簫。家貧,以抄書為業。此卷《刊謬補缺切韻》,元王惲《玉堂嘉話》卷二記為“吳綵鸞龍鱗楷韻”,《石渠寶笈·初編》著錄為“唐吳綵鸞書唐韻”。此外,史書中記在吳綵鸞名下的抄本韻書還有很多,如《切韻》、《玉篇》等。其小楷字體遒麗,用筆圓潤,筆法純熟,書寫極速且精。

中國書法史上的11位女性書法家,當代僅有一位入選,個個都不簡單

第五位: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名曌。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後自立為武周皇帝。人稱“武媚娘”。高宗時上尊號為“天后”。高宗崩,中宗即位,武氏為皇太后,臨朝稱制後改名曌。稱帝后上尊號“聖神皇帝”,退位後改尊為“則天順聖皇后”。後世通常稱武氏為“武則天”或“武后”。武則天書寫草體,書法婉約、

中國書法史上的11位女性書法家,當代僅有一位入選,個個都不簡單

武則天尤其精於飛白書和行草書。所謂“飛白”就是在筆畫中具有絲絲露白特點的書法,難度極大,但看上去卻極為高雅。武則天當年曾以飛白書把大臣姓名寫出來賜給他們,有大臣就上表說:“蒙恩作飛白書,題臣等名字垂賜,跪呈寶貺,仰戴瓊文,如批七曜之圖,似發五神之檢。冠六文而首出,掩八體而孤騫……鍾繇竭力而難比,伯英絕筋而不逮。則知乃神乃聖,包眾智而同歸;多才多藝,總群芳而兼善。”武則天的書法造詣於此可見一斑!

中國書法史上的11位女性書法家,當代僅有一位入選,個個都不簡單

武則天留下來的書法資料不多,有《薦福寺碑》題額、為《崇福寺題額》,只有《昇仙太子碑》是武則天親自撰文並書丹鐫刻的碑刻。這塊碑刻於武周聖歷二年(公元699)六月立,現存於河南省偃師縣緱山仙君廟。共有行草書三十四行,每行六十六字。有飛白書碑額。碑陰刻有武則天《遊仙篇》詩文,是武則天76歲時所作,碑陰書法為薛曜正書書丹。明趙涵《石墨鐫華》說:“碑首昇仙太子之碑六個大字,飛白書,作鳥形,亦佳。飛白書久不傳於世,此其僅存者耳”。碑陰還有薛稷、鍾紹京等人的題名,其書法筆跡也皆豔麗,遒勁得法。

中國書法史上的11位女性書法家,當代僅有一位入選,個個都不簡單

由於武則天愛好書法,善書就被列為入士的重要條件,在這樣的政治形勢下,迅速出現了許多書法家。如陸柬之、賀知章、孫過庭、李邕、王知敬、薛曜、賈膺福、韓景陽、徐嶠之、王紹宗、鍾紹京等。

中國書法史上的11位女性書法家,當代僅有一位入選,個個都不簡單

第六位:楊妹子

楊妹子是宋時宮中的另一位知名女書家。對於她的書事,《韻石齋筆談》記述的較為詳細:“楊妹子乃宋寧宗恭聖皇后妹,其書類寧宗。凡御府馬遠畫多命題詠。餘曾見馬遠《松院鳴王琴》小幅,楊娃題其左方雲:

中國書法史上的11位女性書法家,當代僅有一位入選,個個都不簡單

閒中一弄七絃琴,此曲少知音。

多因淡然無味,不比鄭聲淫。

松院靜,竹樓深,夜沉沉。

清風拂影,明月當軒,誰會幽心?

中國書法史上的11位女性書法家,當代僅有一位入選,個個都不簡單

詞寄《訴衷情》。波撇秀穎,妍媚之態,映帶縹緗。”可見她的字是屬於秀美一路的。楊妹子不但用“楊娃”印章題署自書,並且還時常代替宋寧宗作書。《庚子消夏錄》說:“餘又有《女戒》一卷,為馬麟畫,相傳為寧宗書,實楊妹子用'御書之印'耳”。

中國書法史上的11位女性書法家,當代僅有一位入選,個個都不簡單

第七位:朱淑真

朱淑真(約1131年前後在世),宋代女詞人、書法家,一作淑貞,號幽棲居士。朱淑真書畫造詣相當高,尤善描繪紅梅翠竹。所書小楷,端莊精勁,深得王羲之筆法。其詩詞多抒寫個人愛情生活,早期筆調明快,文詞清婉,情致纏綿,後期則憂愁鬱悶,頗多幽怨之音,流於感傷,後世人稱之曰“紅豔詩人”。

中國書法史上的11位女性書法家,當代僅有一位入選,個個都不簡單

作品藝術上成就頗高,後世常與李清照相提並論。朱淑真能畫,通音律,有詩集《斷腸集》,詞集《斷腸詞》存世。生於仕宦家庭,相傳因婚嫁不滿,抑鬱而終。此詩傳說系其對其夫拋家棄婦心生憤懣而作,情真意切,一氣呵成,共十句,巧的是每句暗合一字。

你能猜得出來是哪十個字麼?反正我沒猜出來。

斷腸詩

下樓來,金錢卜落。

問蒼天,人在何方?

恨王孫,一直去了,

詈冤家,言去不回!

悔當初,吾錯失口。

有上交,無下交。

皂白何須問?

分開不用刀。

從今莫把仇人靠,

千種相思一撇消!

中國書法史上的11位女性書法家,當代僅有一位入選,個個都不簡單

第八位:管道昇

管道昇(1262-1319),字仲姬,德清縣茅山村(今屬幹山鄉)人,元代著名的女性書法家、畫家、詩詞創作家。自幼聰慧,能詩善畫,嫁趙孟頫,冊封魏國夫人。元延襠六年五月十日病卒,葬東衡裡戲臺山(今洛舍鄉東衡村)。擅畫墨竹,筆意清絕。又工山水、佛像、詩文書法。著《墨竹譜》1卷。傳世作品有《水竹圖卷》、《秋深帖》、《山樓繡佛圖》、《長明庵圖》等。

中國書法史上的11位女性書法家,當代僅有一位入選,個個都不簡單

元仁宗嘗將趙孟頫、管道昇及趙雍書法合裝一卷軸,藏之秘書監,曰:“使後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婦父子皆善書,亦奇事也。”管道昇有一首著名的《我儂詞》,據說趙孟頫50歲時想效仿當時的名士納妾,又不好意思告訴老婆,老婆知道了,寫下這首詞,而趙孟頫在看了《我儂詞》之後,不由得被深深地打動了,從此再沒有提過納妾之事。《我儂詞》全文如下:“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似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中國書法史上的11位女性書法家,當代僅有一位入選,個個都不簡單

第九位:邢慈靜

明代萬曆年間人,號蒲團主人,蘭雪齋主,山東臨邑人。她自幼聰慧,悟性超群,工書法,善繪畫,尤精白描觀音,博學多才,深受世人的喜愛。邢慈靜幼年受九嫂楊氏(楊夢山之妹)影響學習律詩,青年時代受長兄邢侗影響學習書法繪畫,晚年臨摩《澄清堂帖》,深得右軍神韻。 她詩書畫俱稱絕品,被譽為是繼衛夫人、管夫人之後的又一書畫名媛。她就是明代著名書法家、文學家邢侗的八妹邢慈靜夫人。

中國書法史上的11位女性書法家,當代僅有一位入選,個個都不簡單

中國書法史上的11位女性書法家,當代僅有一位入選,個個都不簡單

第十位:姜淑齋

清代女書法家,生卒不詳,活動於公元十七世紀。號廣平內史,山東青島膠州人。善書,精於行草,師法二王,得力於《十七帖》。王士禎嘗見其統素便面,極賞之,以為筆力矯勁,不類女子。朱彝尊(一六二九至一七九)題其詩卷詞有云:“三真六草寫朝雲,彷彿衛夫人,問何似當年右軍(王羲之)。”亦指其書也。

中國書法史上的11位女性書法家,當代僅有一位入選,個個都不簡單

第十一位:楊芸熙

要說起當代成了名的女書法家那是很多很多的,但絕大多數都是徒有虛名無有其實,這些人憑什麼取“得”如此地位的,是憑書法真正寫得好嗎?還是“靠……!!!”反正真正有水平的不多見,要說成了名的、比較有真才實學的也就上海的周慧珺和江蘇的孫曉雲了,剩下的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中國書法史上的11位女性書法家,當代僅有一位入選,個個都不簡單

不過,近年來卻出了一位可能要在歷史上留名,絕對可以稱雄當代書壇的小丫頭兒書法家---楊芸熙,楊芸熙書畫皆精,尤其是書法,她書法達到了什麼水平?這麼說吧,當代所有女書家抱團兒稱呼她為“師太奶”,恐怕小丫頭兒都不屑一顧。

中國書法史上的11位女性書法家,當代僅有一位入選,個個都不簡單

(趙孟頫《赤壁賦》,圖中黃紙背景為楊芸熙臨寫的)

楊芸熙,女(1989-5-25--)生於遼寧鞍山曾用名楊洋,現用名楊芸熙,字號芸熙,齋號榮熙齋,雲雀館,在網絡上有"中國臨趙孟頫最好的美女書法家"的美譽,當代畫虎名家楊恆林之女,中國國畫名家、獨立藝術家陳仕彬先生的弟子。憑藉幾可亂真的趙體,在書法網站帖子創下六位數字的瀏覽量,引起轟動,被冠以當代"管道昇"。

中國書法史上的11位女性書法家,當代僅有一位入選,個個都不簡單

(趙孟頫《赤壁賦》,圖中黃紙背景為楊芸熙臨寫的,可以亂真)

楊芸熙國畫作品廣泛吸取清人四王,王原祁山水的幹筆焦墨,層層皴擦,不受古法拘束,熟不甜,生不澀,淡而厚,實而清,書卷之氣盎然紙墨外。又吸收了董其昌山水畫墨色層次分明,清雋雅逸,取神氣俱足,追求平淡天真的風格。

中國書法史上的11位女性書法家,當代僅有一位入選,個個都不簡單

楊芸熙書法始學董和趙,吸收董其昌的筆致墨韻,拙中帶秀,清雋雅逸的書法風格,又有趙孟頫的遒媚、秀逸,結體嚴整。後又學"宋四家"吸取蘇軾的,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之法,米芾的沉著痛快,蔡襄的渾厚端莊。憑藉過人的天資在書畫領域均取得豐碩成果,得到行內書畫名家們的一致好評。

中國書法史上的11位女性書法家,當代僅有一位入選,個個都不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