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薪火相傳 恰因初心如磐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紀念檢察機關恢復重建40週年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八十年代松溪檢察干警合影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九十年代松溪檢察干警合影

時光荏苒,天道酬勤。推開檢察機關重建四十週年歷史長卷,有無數精彩又感人的檢察故事,留下了無數檢察人無私奉獻、頑強拼搏、砥礪奮進的閃光足跡!

接下來讓小編帶你們回顧下松溪檢察院的歷史故事。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故事一:與陳老的兩面之緣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陳明樞檢察長,1984年任原建陽地委(現南平市)書記,1988年曆任福建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委員。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2018年5月28日,86歲高齡的陳明樞老檢察長在福建省檢察院原副檢察長何小敏、老幹處孫魯訓處長的陪同下,時隔16年後二次蒞臨松溪縣檢察院,故地重遊。他身體硬朗,談笑風聲,見到縣檢察院嶄新的精神風貌,不禁感慨萬分,他勉勵檢察干警要按照“四個意識”的要求,盡責擔當,做好新時代檢察工作的重任。

“這也是我與陳老的第二次見面。”松溪縣人民檢察院吳才文檢察長說。“記得2012年10月10日,在福建省檢察院舉辦“忠誠鑄檢魂,奮進在海西——福建省檢察機關慶國慶、迎十八大文藝晚會”的晚宴上,我們九個設區市檢察院的宣傳處長一起給嘉賓敬酒時,第一次見到已退休的陳明樞檢察長,他身著白色短袖襯衣,精神矍鑠,端著高腳酒杯喝紅葡萄酒,因為很高興接受大家的敬酒,手一歪還把紅葡萄酒灑了一些到白襯衫上,極為醒目。”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離開松溪之際,陳老望著高掛的檢徽不忘囑託:“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努力為檢察事業謀劃新篇章、鑄就新輝煌!”這就是老一輩檢察人對檢察事業的諄諄教誨和殷殷期望!

故事二:一把算盤,兩代人的傳承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在松溪縣檢察院檔案室裡擺放著一把斑駁陳舊的算盤,與櫃子上的檔案相互印證,好似“老朋友”在敘舊,演繹著檢察院在歷史中的變遷,更鐫刻了“現代強檢”的獨特印記。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圖片丨1949年李鳳鳴同志參加工作合影

1979年松溪縣檢察院恢復重建,全院只有5個人。李鳳鳴同志從縣工會調到檢察院從事會計工作,這把古老的算盤成為她的第一個工作夥伴。86歲的老人家深情的回憶——當時條件非常艱苦,財務工作必須精確無誤,算盤成了財務工作的“頂樑柱”!

記得,有個同志安排下鄉一天,結果中午就回來了,費用我也只給報半天的;有的同志出差來回路線還不一樣,我就會拿地圖一一對照他們來回的路線……。同志們都說我太固執了,但我覺得必須要堅持原則,堅守自己的底線啊。正因如此,在縣優秀會計李鳳鳴撥弄算珠的“噼啪”聲中,松溪檢察院從兩間辦公室變為一幢獨立大樓,一輛自行車變為六輛汽車,三五個人變為近四十號人……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李玉婷同志工作舊照

1988年,古老的算盤迎來了它的第二個主人——李玉婷同志,她接過算盤的同時,也傳承了其賦予的特殊情懷。

李玉婷回憶道:記得入職的第一天,就發現桌上擺放著一個算盤。“這算盤有點破舊”我隨口說了一句。“別看這算盤破舊,耐用得很,10年的會計工作全靠它了”。李鳳鳴說完隨手拿起算盤,撥打得是既快又準。我這才知道這算盤原來是有歷史的,為松溪檢察院重建時所置辦。之後,我就是從這算盤開始,學習財會知識,從會計到控申科、到副檢察長……,至今我懷念當時左手翻賬本,右手撥算盤,手心裡像攥著一支筆的感覺。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圖片丨吳才文檢察長及李玉婷副檢察長看望李鳳鳴同志

四十年的春華秋實,檢察院的快速發展,與算盤承載的精打細算、勤儉節約精神分不開,這把算盤將在單位永久保藏、傳承下去,它見證了松溪檢察院從零走向輝煌,從落後走向現代的歷程……

故事三:一本老字典的“初戀”情懷

鏡頭一

1980年5月的一天中午,福建省順昌縣仁壽鄉的一個閩北山村趕墟日,一位揹著碎布拼接書包的農家少年正央求賣竹編斗笠的母親:“阿媽,我想有一本自己的字典了,要一塊一毛錢。”

“孩仔,這本字典有點貴啊?”

“我會努力學習的,再不去買可能就賣完了!”

“好吧,媽相信你會把書念好,你拿錢趕緊去買了。”

接過母親遞來的幾張角票,少年拿錢飛奔進了書店,“阿姨,我買一本字典。”一把接過營業員遞來的字典就三步並作兩步跑回家,立即在字典的側截面鄭重地寫下“吳才文”三個字,多年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圖片丨1979年修訂《新華字典》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圖片丨吳才文同志工作證等舊照

自此,這本1979年12月修訂第5版的藍皮《新華字典》,在他十二歲讀小學五年級時擁有了它,並伴隨著升入仁壽中學、順昌縣一中、華東政法學院法律系,陪伴著進入順昌縣檢察院和武夷山市洋莊鄉政府的下基層鍛鍊,經歷南平市檢察院的教育培訓中心、公訴處、宣傳處、民事行政檢察處、反瀆局等多個檢察工作崗位。雖幾經週轉,但吳才文始終待它如“初戀之物”般的不離不棄!在檢察業務工作、法律教學和學習過程中,其功不可沒!

鏡頭二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2016年7月24日,星期日,福建省南平市區的一套住宅裡,一位資深檢察官正在整理即將到松溪縣檢察院上任的行裝物品,他拿起一本老字典,思慮再三是否要放入行李箱……。瞥見這一幕的妻子脫口而出:“老才,你不要再考慮了,這本字典就像 “初戀情人”一樣跟隨你三十七年,已經充分完成它的歷史使命了。“哦,戴醫生提醒的對,現在與時俱進,都智能化辦公了,只能把這本字典留在家中書櫥作文物,蔽帚自珍嘛!”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現在,社會在發展,它功成身退,成了一個與我的檢察生涯密不可分的歷史物件。我對它始終愛護有加,至今這本共609頁的老字典一頁未缺,使用照常,它成了我近四十年學習和檢察生涯的歷史見證!

故事四:緣系《檢察日報》

1991年《中國檢察報》創刊了,記得當時每週只出版一、二期,每期只有四版,作為檢察系統的專業性報刊,在那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對基層檢察干警來說,真是開闊了眼界,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有益的知識,因此很受歡迎!隨後,報紙發展為每週出版四期,再到每天一期,改為《檢察日報》,版面也增加到八版,內容也越發豐富了。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吳才文檢察長回憶起其與《檢察日報》的緣分,不無萬千感慨——

2006年七一節後,我第一次向《檢察日報》投稿,當時自己也不敢奢望這樣全國性的報刊會採用。8月1日傍晚五點多鐘,我正在辦公室審閱起訴案卷時,研究室的王建生主任在門口探頭說:“才文,你的文章在《檢察日報》上發表了!”我抬頭問他:“是嗎?發表在哪裡?我不知道啊!”於是,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把當天的《檢察日報》從公訴處的一堆報紙中找出來,在第3版觀點欄目上見到自己的作品——《職務犯罪指定管轄:協商與異議機制並重》,共四千多字,當版編輯是羅欣。這是我第一次在全國性刊物上發表調研文章,自己的調研成果得到高層次的認可,驚喜的心情至今不忘!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吳才文同志在各大報刊發表的文章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此後,他把所從事的檢察業務工作與法學理論相結合的做法一直沒有中斷,也長期堅持在檢察系統內外從事法律教學工作,還在《檢察日報•明鏡週刊》等報刊雜誌上發表過若干法制報道文章。暮然回首,盤點已發表的檢察業務調研文章,共計在《檢察日報》《人民檢察》《中國檢察官》《中國審判》《反瀆職侵權工作指導與參考》等國家級刊物上16篇,《福建檢察》等省級刊物上17篇;也正因為長期堅持走法學理論研究與檢察業務實踐相結合的做法得到許多領導和同志們的廣泛認可,被評為福建省檢察業務專家,被聘為福建省法官檢察官遴選(懲戒)委員會非常任委員、廈門大學法學院兼職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南平電大客座教授。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可以說,2006年8月1日在《檢察日報》上發表的這篇文章,第一次給予吳才文同志高層次的認可和鼓勵,改寫了他檢察生涯的人生軌跡!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雖然也遇到過人生挫折和困境,但他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職責堅守與理想追求!俗話說:順境多做事,逆境多讀書。他認為:不論順境逆境,既要做事也要讀書,一個人只要能堅守,有追求,就不要怕失敗!上天總有垂青眷顧你的時候!這就是作為一名紮根山區檢察官與《檢察日報》的特殊文緣!

故事五:山鄉·版畫·檢察人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圖片丨馬麟同志舊照

“馬麟同志是嗎?松溪檢察院選送的版畫《童年的記憶》是你本人創作的嗎?”

“那麼恭喜你,被評為金獎啦!我代表省院向你表示祝賀!”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2005年底時任福建省檢察院宣傳處副處長鄭勳的電話至今記憶猶新!這是馬麟同志的處女作,也正是這個“金獎”點燃了他對版畫創作的興趣。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圖片丨馬麟同志現場創作

打開記憶的長河,馬麟同志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歷歷在目!2005年10月的一天,受領檢察長給我下達版畫創作任務時的情景,歷歷在目。因為對版畫的認知,僅粗淺於黑白木刻,可到了松溪版畫院才知道即使是黑白木刻已經是很難,別說松溪已改黑白木刻為絕版套色木刻了。10天的創作時間,一閃就過。記得到了創作後期,遇到了瓶頸,茶不思,飯不香,夜不能寐!突然一天夜裡靈感突發,用線條來處理,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印出來後畫面的刀痕豐富了起來,可讀性也豐富了,這才有了外婆家的山、路、田野少時的《童年的記憶》!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檢察院是我從事版畫創作的福地!”馬麟如是說。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所創作的版畫,從系統內獲獎,到入國家大展,跨入了福建省美術家會員的行列,並走進國家最高藝術殿堂中國美術館展出,到刊登在亞洲美術雜誌上,這跨界真有點大!

結語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1979-2018,冬去春來,寒來暑往,回顧那些人、那些事兒和那些回憶,松溪縣人民檢察院走過了40個春夏秋冬,40年風雨歷程,幾代檢察人薪火相傳。時代在進步,歲月在變遷!我們那份對檢察事業的執著與堅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光輝指引下,松溪檢察事業在新時代的號召下凝心聚力、奮發有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譜寫了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的壯麗檢察篇章!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文稿:吳才文、馬麟、巫銀芳

四十年薪火相传 恰因初心如磐

請留下你指尖的溫度

讓太陽擁抱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