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保俶塔:傳說與杭幫菜「宋嫂魚羹」有關的寶塔


杭州西湖有兩座聞名的寶塔,一座就是大家頗為熟悉的雷峰塔,與白蛇傳有關,傳聞白素貞曾被鎮壓在雷峰塔下;一座就是圖中的保俶塔。人們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之比喻。

也許,相對於雷峰塔而言,保俶塔知名度可能稍微遜色,但是有關它的傳說,其精彩程度可不比雷峰塔差。

雷峰塔是因為位於西湖邊上的雷峰,因此被稱為“雷峰塔”。保俶塔則是位於西湖邊上的寶石山,它確實也曾經被稱為“寶石塔”,但如今,它的名字是“保俶塔”。

關於“保俶塔”名字的來由,民間有很多不同說法。其中,一種是指“保俶”之中的“俶”字,是指五代吳越國王錢俶之名。當時,北宋兵鋒正盛,眼見就要吞併天下。錢俶被北宋朝廷召至京城汴京,其擔憂不能返回杭州,故許願稱如能平安回杭州,必定建塔還願。

最終,錢俶得以平安返回杭州,於是在寶石山上建塔還願。由於是此塔保佑錢俶平安而建的,就稱為“保俶塔”。這是其中一種塔名來源的講法。

不過,在民間,“保俶塔”另有一種說法是“保叔”之意。這多半是望文生義了,因為“保俶”的“俶”字右邊部分雖然是一個“叔”字,但“俶”字是讀“chu”,並不讀“shu”。我們姑且當成傳說來聽吧!

話說宋朝年間,邊疆戰事吃緊,西湖邊上一對雙胞胎,哥哥在西湖打漁,弟弟則在外作商販。某年,官府抽壯丁,強行將雙胞胎中的哥哥帶走。一行人往北走,在路上,哥哥竟然與弟弟相遇了。

弟弟當時還沒成家,而哥哥則已是娶妻生子。為了哥哥,弟弟毅然頂替,讓哥哥趕忙回家照料妻兒。由於雙胞胎面容一致,官府的人居然沒有察覺其中有變。

哥哥回家之後,含淚將此事告知妻子,妻子就是宋嫂了。宋嫂深感小叔的恩情,於是立誓要在家附近的寶石山上為小叔建塔,保佑他的平安。附近村民獲悉此事後,深深為他們一家的兄弟情誼而感動,慷慨解囊捐資建塔,因此該塔名為“保叔塔”。

而在歷史上,“保俶塔”確實曾經改名“保叔塔”,但與宋嫂故事無關。傳聞是因為“保俶塔”損毀後,一名叫永保的和尚為此化緣十年,募集善款重新修塔。塔修好後,就改名“保叔塔”。為啥將永保和尚稱為“叔”?原來,當時他被人們尊稱為“師叔”,所以稱為“保叔”。

再說回宋嫂的“保叔塔”,幾年之後,雙胞胎之中的弟弟居然真的平安歸來了。哥哥和宋嫂都很開心,要做好吃的給弟弟吃。於是哥哥到西湖捕魚捉蝦,宋嫂到寶石山採菇挖筍,外加金華火腿,烹製煲湯。大概聰明的讀者已經猜到這是什麼菜式了吧?沒錯,就是如今聞名的“宋嫂魚羹”。


宋嫂魚羹在烹製時,先將鱖魚或鱸魚蒸熟,剔去皮骨,然後加上火腿絲、香菇、竹筍、雞湯、生薑、紅椒、紹興黃酒、鎮江香醋等等,就大功告成了。如今,杭州很多菜館都可以吃到這道美味菜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