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香蕉種植業,面臨的自然災害、市場、病害帶來的挑戰


談談香蕉種植業,面臨的自然災害、市場、病害帶來的挑戰

中國香蕉種植業的出路要走向何方,要走何種路線,其實這個問題大家是很清楚的。近兩年香蕉種植業受自然災害的侵襲,受蕉價低迷的困惑,受香蕉黃葉病的威脅,香蕉種植業被迫到了崩潰的邊緣。香蕉產業,它是一個複雜的群體組合,香蕉種植業的興衰直接牽動著多個行業的發展,比如說影響運輸業的發展,影響農資廠家的發展,也牽動著整個水果業的發展,特別是牽動著中國熱帶地區農民的經濟支柱問題和待解決的大批就業問題。

中國香蕉產業現正處於轉型時期,如何轉型又如何發展,就要看香蕉行業如何制定有效的遊戲規則。談到香蕉種植業,香蕉種植者——蕉農就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很多蕉農還圍繞在過去老一套的方法種植,如果蕉農不能與時俱進轉變思維,就很難解決香蕉種植業的發展道路問題。

一、蕉農人口、種蕉面積需減少,國產香蕉需提升品質,香蕉產業的主體要轉變

談談香蕉種植業,面臨的自然災害、市場、病害帶來的挑戰

1、香蕉種植人口數量龐大

現在中國有多少蕉農?具體數據,官方也沒有很確切的數據。顯然,直接依附於香蕉行業的人群,是一個很龐大的基數。如果只單單考慮香蕉行業的發展方向問題,不考慮蕉農這個主體問題,什麼發展方向和走什麼路線都是空話。

2、蕉園種植面積需要減少

蕉園種植面積需要減少,是一個必然的、也是必須的。目前市場上出現的香蕉滯銷問題,完全是因為香蕉市場供過於求。面對香蕉種植業,蕉農們要理性面對,減少盲目跟風意識。現在種植香蕉不能致富的原因,除了香蕉遭受黃葉病的危害以外,一個很大的原因在於物以多而賤,市場上香蕉過多導致有很多香蕉低價售出。蕉農除去一年的土地租金,除去用在種植香蕉上的人工費及化肥農藥的成本費等等,能夠穩保不賠都很不容易了。水果市場已經達到飽和狀態,消費者無法消費如此多的香蕉。

3、提升國產香蕉品質,減少進口香蕉

中國的香蕉市場受到進口香蕉的影響,使得國內香蕉總量過大。另外國內香蕉與進口香蕉在外觀和品質上都存在有一定的差別,部分消費者傾向於進口香蕉。如果國內香蕉種植戶不轉變思維,提升香蕉自身品質,國內香蕉價格將會長期受到外來香蕉的衝擊,蕉價持續低迷。

4、香蕉行業主體要轉變

新型香蕉種植業個體,新陳代謝是自然規律。個體傳統香蕉種植正在凋零和淘汰,必然會有新的種植模式補位進去。擔心沒人種植香蕉完全是個偽命題。我們現在已經能夠看到所謂的有眼見的香蕉人,就是從其他行業從業者轉做香蕉種植行業的,這就是迴流補位的群體。他們可能繼續以家庭為單位種植香蕉,也有可能以公司或合作社等方式進入香蕉種植業。

談談香蕉種植業,面臨的自然災害、市場、病害帶來的挑戰

香蕉種植業總人口基數過大,在短時間內依然沒有辦法大規模轉化香蕉種植業人口,因此很長一段時間依然會有大量的蕉農種植香蕉,從事香蕉種植業的人口不會減少,蕉農很難致富,香蕉產業依然會是一個高風險的產業。在這一個矛盾的發展過程中,很多蕉農主體又在發生著變化,他們不再是傳統的蕉農,他們的觀念、知識、思維、運作模式等等,早已不同於傳統的蕉農。香蕉業的主體無論是形式,還是個體都已經在發生變化了。

二、蕉農的組織形式要建立起

談談香蕉種植業,面臨的自然災害、市場、病害帶來的挑戰

蕉農的組織形式問題

1、傳統的蕉農,都是以家庭為主的自力更生,自給自足。但隨著香蕉種植業的人群逐年增加,香蕉供需失調,種植區域市場混亂。自給自足的時期已經過去,蕉農種植香蕉是以盈利為目的的,這個時候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市場。如何把香蕉銷售出去,又如何保全投資成本,這些問題都是我們所談的關鍵之處。

2、傳統的蕉農沒有形成全面的市場概念,因為他們很少有規模、規範的交易。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出現很多蕉農不懂市場的變化。在面對行情低落的時候,傳統的、鬆散的香蕉種植主體已經很難應對了,就算出現了新型的香蕉種植主體,體量也是很小的,很難在市場上去競爭生存。因此,這時候需要有新的組織形式來團結起這些種植主體。讓他們形成共同體,形成聯盟、協會。雖然現在有不少這類組織,但其實都沒有發揮實質性的作用。中國有幾十年的香蕉種植史,這些組織形式除了打嘴巴仗,都是以各自為中心,一盤散沙。香蕉種植是一個脆弱的群體,有點什麼謠言之類,蕉價就有可能一落千仗,這時沒有這類新的組織形式來支撐,香蕉種植者們有可能血本無歸。

三、最大限度讓蕉農充分發揮作用

談談香蕉種植業,面臨的自然災害、市場、病害帶來的挑戰

香蕉產業確實有其特殊性,但與其他產業相比,也有很多共性。香蕉種植主體方面有公司、企業、個體、自然人;經營方面有生產、包裝、銷售、營銷、品牌建設等等。

一家香蕉種植基地破產倒閉,老闆跳樓,大家都覺得很正常,因為這是市場經濟。那放在蕉農這邊為什麼不行?蕉農大部分是弱勢群體,他們的生存需要得到保障,因此不能讓他們破產,即使知道他們的勞動成果,並不能給他們帶來大的回報,但至少他們會活下去。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如果蕉農一味地得到保護,他們永遠都沒有辦法去理解市場經濟,永遠沒辦法去成長,也就永遠需要被保護和同情。

談談香蕉種植業,面臨的自然災害、市場、病害帶來的挑戰

因此,香蕉產業就應該向其他產業那樣去發展。種植香蕉是一種職業,而不是身份。香蕉產業的主體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只要他不適應市場,就要淘汰出局。保護弱者是人道主義,但不是市場經濟。

談談香蕉種植業,面臨的自然災害、市場、病害帶來的挑戰

目前香蕉種植業面臨嚴重的挑戰:一是自然災害因素,二是市場行情低落,三是香蕉黃葉病的泛濫。蕉農這個脆弱的群體,如果沒有自身的保護能力,沒有新的組織來引導,香蕉種植業就難以昌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