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敬華:違紀學生的表現

尚敬華:違紀學生的表現

在這些年的教學過程中,我遇到過很多學生違紀的現象,細數歸因,我發現其實學生的違紀可以從以下幾類來分析:

第一類:無心之過

學生們不是想去違反紀律,而是從他們的內心而言,根本不懂得這樣的行為就是違紀。對於這類學生,他們常出現於小學的低年級,尤其是剛入學,剛轉學歸來的學生們。

孩子們面對新的學習環境、新的朋友和新的教師,其實孩子們本心裡都是很想表現自己的,他們很希望在新的學校、新的朋友和新老師心目中樹立起美好的印象,可是因為不熟悉學校的一些規章制度而違反紀律,這中情況是情有可原的。因此在孩子低年級的時候,需要老師耐心的講解哪些行為是可為的,哪些行為是違反紀律的,孩子們清楚了規矩,自然也就會去遵守,而不會在無心之中去觸犯學校的紀律。由此看來,作為教師對這類的學生,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切不可小事化大,用言語傷害孩子,用行動傷害孩子的內心甚至涉及到孩子的尊嚴,這些都是不可取的。

第二類:無奈之舉

我碰到過這樣一類學生違反紀律,那就是他什麼都知道,但是就是自己自控能力太差,做不到。比如我們班有一位學生,總是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開始我很是著急,一直在想辦法糾正他。在與孩子日益接觸,深入瞭解的過程中,我發現這個問題是孩子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養成的, 俗話說,習慣成自然,對於壞習慣的養成,改的過程也是很難的,沒有堅強的意志力,是做不到的,更何況是小學生。我發現有很多次,這個孩子很想去做,去完成,可是在老師規定的時間裡,他總是做不到。我發現了這個秘密,於是,我採取了和這個孩子商量,在孩子可以完成的時間裡去做,並不斷的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去監督。開始的時候,孩子還有些困難,在之後的日子裡,孩子做得很好,我也替這個孩子高興。我知道孩子他付出了,努力了,最起碼孩子在努力的去嘗試,在學著改變,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教育的目的啊。我覺得有句話說的很好:

“教育的目的不是摧毀學生而是塑造學生;

教育的成功不是打敗學生而是成就學生;

教育的過程不是和學生博弈,而是同學生結盟。”

第三類:有意之過

這類學生違紀的目的是為了引起老師的注意,在學校裡,在課堂上,在老師心中去刷“存在感”。往往這類學生他們或許是因為自己的家庭情況,或許是因為自己的心情,或許是因為老師的不重視等。記得我們班有一位學生,他很想自己的媽媽,所以屢屢犯錯,這樣老師就有了叫家長的機會,這樣孩子就能夠見到自己的母親。事情很小,可是孩子們有時候卻採取極端的手段來達到目的。一方面我們需要為自己的教學感到悲哀,不能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其實是我們做老師的不夠了解孩子的內心啊!

有時候面對學生違紀的現象,很多原因讓我們做老師的都意想不到,所以對於這類孩子們,我們老師需要分情況而定,適時適度的去研究學生,究其原因,合理的處理,防止我們存在判斷偏差,造成問題的升級。我們老師無論什麼時候都一定要記住一句話:他們還是幼稚,不成熟的孩子,是孩子就會犯錯,要知道,他們也僅僅是孩子而已,千萬不要拿我們成年人的眼光和要求來管理眼前的孩子們。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讓孩子在生活中去學會適應,在改錯中走向完美。

面對違紀的孩子們,我們一定要深究起因,去塑造、成就並與孩子們結盟,讓我們老師伸出熱情之手,和孩子們一起同行吧。

尚敬華:違紀學生的表現

2018年8月1日星期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