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子和股市都沒錢賺的時候,大家發現了還是「貨幣基金」靠譜!

房住不炒,炒股不賺,終於,在房市和股市都沒錢賺的時候,大家發現了還是貨幣基金靠譜一點。

最近一個數據出臺,嚇得大家趕緊摸摸自己券商App,看看被套的股票還剩下幾個零頭:2018年上半年,2105只權益類基金投資收益累計虧損1259.27億元,貨幣型基金累計盈利1750億!

是的,在已經已經過去的8月份,人們就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貨幣基金的愛:單月增長超過1萬億元。上一次單月貨基增長近萬億,還是2015年12月,而那一年上證指數從高點跌去了3成多。

貨幣基金的前世今生

1972年,是一個美國搞事情的年份,從美國尼克松訪華到水門事件,再到越南戰爭和石油危機等等,所有的事件都被一件事所主導著,那就是美國經濟陷入了衰退週期,美國的市場經濟發展出現了嚴重滯漲。

那時候,美元的購買力嚴重下降,賺的錢跑不過物價。

在歐洲,一位來自美國的旅客吐槽:幾乎所有人看到我們手裡拿著的是美元時,就好像我們拿的是一個炸彈一樣害怕的表情!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華爾街上,華爾街保險公司的主管魯斯·班特,早早就回到了辦公室,開始思考一種新的貨幣理財產品。那時候,美聯儲對美元的貶值出手無策,更不用指望這個一個小主管能想出什麼救世主方法了。

當班特拿起手裡銀行高利率的大額定期存單時,一個類似救世主的想法出現在他的腦中:“如果把這些居民的錢集中起來,去投銀行發行的高門檻的定期大額存單,那不就兩全其美了嗎?”

這就是金融手法“化零為整”!

那時候,這種動輒十萬百萬的大額存單,也只有大boss們能買得起,而如果化零為整,那就是人人都可以做大boss啊!

擼起袖子說幹就幹了,班特身上有著470年前麥哲倫一樣的勇氣,踏上了新大陸的第一步,一家名為“儲蓄基金公司”的共同基金成立了。

班特從銀行那裡買了一張“30萬美元”的高利率大額存單,然後分成1000美元一份的基金,分別賣給普通人,最重要的一種操作,就是能提“供隨時購買”和“贖回”?

是不是很熟悉,這不就是你們買的餘額寶嗎?

隨著班特在華爾街的推廣,這種基金風險又低還能戰勝通脹的基金馬上就被搶購一空了。

於是,基金界的第一隻螃蟹,也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隻貨幣基金,就這樣誕生了。

在房子和股市都沒錢賺的時候,大家發現了還是“貨幣基金”靠譜!

國內第一隻貨幣基金面世

在班特的貨幣基金賣了31年後,中國才有了屬於自己的第一隻貨基——

2003年10月,景順長城貨幣公告成立。

這家6月份才成立的中美合資公募基金,吃了第一隻螃蟹。

8743人合計買了差不多5個“小目標”,也就是5億元左右。

也許在當時的國內市場來看,貨幣基金一發行就5個億好像很厲害,誰知道大洋彼岸美國的貨幣基金規模已經達到2.29萬億美元,那年中國的GDP才1.67萬億美元。

之後,我國的貨幣基金吃了第一隻螃蟹之後還吃了第一隻大龍蝦,僅用了兩年時間的2005年,規模就飆升到1868億元,佔國內全部基金的40%!

李教授記得,2005年那會,北京朝陽區的房價不到5000元一平。

到了2008年,北京舉辦了世界矚目的奧運會,可當年的奧運會的喜慶沒有擋住全球金融危機的襲擊,因為次貸危機的影響,美國領救濟金的人數達到了歷史高峰。

當然,中國股市也沒有讓做空者失望,跟隨國際股市,從6100多點一年跌去了近65%,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

那時候,“關燈吃麵”的段子還沒有興起,而更多的是中國網民天涯貼吧留言,相互安慰取暖。

當年的股民,還是今日的那批股民,並且找到了救命稻草一樣。

2008年的避險資金像被牧民驅趕的羊群一樣,紛紛踩踏著買入了貨幣基金。

那年,貨幣基金的資產規模增長了250%!

在房子和股市都沒錢賺的時候,大家發現了還是“貨幣基金”靠譜!

還記得那個餘額寶嗎?

如果說班特發明的千元門檻貨幣基金是吃了螃蟹,那麼馬雲發明的0.1元門檻就是吃了帝皇蟹。

2013年6月15日,馬雲牽手天弘,把貨幣基金門從1000元的門檻幹到了0.1元,其大膽創意猶豫當年華爾街的班特一樣瘋狂,對著拉動支付寶的巨大金融流量。

更厲害的,馬雲利用支付寶週轉支取的便利性,實現了隨時存取,當天到賬!

那年恰逢錢荒年,餘額寶的七日年化收益高達6.3%!

從來都不知道“基金”的人們瞬間感覺上半輩子都白活了,居然傻到讓閒錢放在銀行卡睡大覺!

就只推出餘額寶的2013年,幾乎全民瘋狂買入這隻貨幣基金,到了5個月後的11月,餘額寶的規模突破了1000億!

一位基金券的朋友跟李教授感嘆:“賣基金原來還可以這麼幹?”

後來,各家基金機構都推出五花八門的“寶”。

但,儘管這些機構出盡力氣希望把步入餘額寶的資金拉回來,但是餘額寶還是無論收益高低,仍然是以狂奔的速度向前——截止2018年6年,餘額寶持有人超過6億人,總規模達到了1.8萬億!

6億人算不算多?不多,也就美國人口的2倍而已。

當然,其它基金公司也沒閒著。貨幣基金也在快速增長,2018年7月底,中國公募基金總規模13.83萬億,貨幣基金8.64萬億,佔比62.48%。

還有那些PXP逃出來的錢,很多也在向這個水池灌進來,很快,貨幣基金規模已經成為世界級的海洋。

在房子和股市都沒錢賺的時候,大家發現了還是“貨幣基金”靠譜!

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

不過,監管部門看著任意倒灌的資金,也不是就手旁觀的。

17年初,貨幣基金的規模才3.6萬億,年底就到了6.8萬億。

加速狂奔的貨基規模,引起了監管的高度關注。

於是從2017年開始,首先對餘額寶的管制就開始了,隨後是各機構的貨幣基金監管節奏加快,甚至要趕上房地產的調控速度了。

其後發佈的《資管新規》、《貨基銷售新規》、《流動性管理新規》等均從各方面對貨貨幣基金的“T+0”取現額度、投資比例等進行了嚴格的控制。

在這裡,李教授要告訴你的是:很多新規,其實是證監會聯合中國人民銀行一起發佈的。

可是,這些規定還沒有擋住貨幣基金的小碎步——2018年上半年,貨幣基金的規模一口氣到了7.79萬億!

同樣的時間,上證指數跌了14%!

韓寒說: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

人們從來不關注規模有多少,倒是那收益只有1~2個點的浮動,才會讓人夜不能寐。

儘管貨幣基金的規模一直在漲,但收益率卻一直在跌跌跌跌。

目前,貨幣基金的平均收益已經跌破3.5%。

而那些七日年化穩定在4%以上的貨幣基金,更是鳳毛菱角。

對此,一位券商朋友告訴李教授:

今年以來央行數次降準,隨著各種信用違約事件和中美貿易摩擦的升級,貨幣政策從此前的去槓桿轉向穩健寬鬆,市場利率逐步下行,7月份以來快速下行,3M同業存款利率從年初的4.8%的高點下行至當前的2.8%。

同業存單,也就是文章開頭,站在華爾街上的班特,其手上拿著的那張貨幣基金的“命根”,很簡單的道理,大額存單的收益降,貨幣基金的收益自然不好過了。

李教授認為,在未來,貨幣基金的收益,應該,可能,也許還會更低!

哦,對了,如果你想問,啥時候這些貨幣基金的收益會全面回升呢?

李教授告訴你答案:當大家都認為貨幣基金不再可以賺錢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