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訂製」架「虹橋」

——尖山區幫扶雙礦轉崗人員就業創業側記

劉佩權 記者 楊軍

近年來,尖山區把促進幫扶雙礦轉崗人員就業創業作為區委、區政府的重點工程,堅持政府促進、市場引導、社會支持、幫扶創業的原則,採取“送出家門”尋崗位、“上山下鄉”拓崗位、盤活企業增崗位、招商引資謀崗位、項目開發造崗位等多種方式,組織實施了送政策、送溫暖、送技能、送崗位、送服務“五送”工程,開展了幫思想、幫門路、幫資金、幫技術、幫黨建“五幫”活動,建立了政府推、領導抓、政策引、部門扶、能人帶“五項”機制,使廣大雙礦轉崗人員就業觀念不斷更新、就業渠道不斷拓展、就業結構不斷改善、就業規模不斷擴大。

據悉,目前尖山區共接收雙礦轉崗人員2658人,有690人實現安置就業,有930人靈活就業,勞務輸出410人,有79人實現自主創業,零就業家庭實現46人就業,達到了動態消零。

(一)

扶持一個人創業,勝似安置10個人就業

尖山區以雙礦轉崗人員創業為重點扶持對象,建立了尖山區創業孵化基地,為創業者提供政策、資金、培訓等多項扶持措施。搭建了制度性、智能化的創業服務平臺,突破“一人一崗”的傳統就業格局,創新打造出“一人帶動一群崗位”的創業就業新模式,走上創業促進發展、發展帶動就業的良性循環。

2016年,孫健超積極響應號召,從雙礦方圓公司轉崗到尖山社區工作。為改變命運,他毅然選擇自主創業,在區政府的幫助下,以“小兩口”為招牌,先後開起了汽車修配廠、洗車行和自助快餐店、服務公司等,生意做得紅紅火火,成為雙礦轉崗人員的“創業明星”。

“雙礦轉崗人員就業創業是市委、市政府大力推進的一項民心工程,我們區政府積極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投資400多萬元建設了區電子商務創業園,吸引了一批雙礦分流人員入園創業。”這其中,重點扶持了103名雙礦轉崗人員和79名轉崗創業老闆,樹立了為民建築安裝、老萬餛飩、“66鴨”網上便利店、大潤發兒童樂園等創業典型12個。

(二)

多管齊下,讓轉崗人員捧上“新飯碗”

2017年6月1日,尖山區首批外出務工的102名雙礦轉崗人員,集體乘車到哈市,轉乘飛機、高鐵趕赴天津、蘇州等地,在新的崗位上實現新的作為。此前,尖山區先後3次組織專人到深圳、蘇州、北京、天津等地實地考察,獲取了用工需求的第一手信息,並從中選取了全國500強企業天津奧克斯集團、蘇州東山精密製造、山景雷特樂橡塑科技三家企業進行有效對接。在搭建外出就業新平臺的基礎上,區委、區政府出臺了免費贈送飛機票、免費體檢、免費贈送行李箱、免費贈送部分生活用品等8項鼓勵政策,引導鼓勵轉崗人員大膽走出家門實現再就業。

“說實話,我沒想到轉崗到尖山區後還能找到這麼好的工作!這還要感謝市就業部門組織的免費電焊技能培訓班,讓我有了一技之長,每月能開工資3000多元。”手裡有技能,不愁沒工作。像轉崗再就業工人王翔宇一樣,許多參加培訓的雙礦轉崗人員都找到了自己滿意的職業。

去年以來,尖山區組織舉辦了電工、電焊、麵點、物業管理等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班12期、培訓440人,實現“應培盡培”,通過創業培訓、技能培訓,一批批學員開始了自己的就業創業歷程,而曾經就是小老闆們的學員們更是受益匪淺,如魚得水,大展宏圖。

(三)

為轉崗人員就業創業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務

尖山區創新建設雙礦轉崗人員服務體系,區屬國有雙鴨山市福生物業管理、雙鴨山市有為市政設施管理和雙鴨山市利民再就業服務三家公司全部成立黨支部,建立了微信群、微信號、公眾號,共發佈企業用工信息、技能培訓、社保信息等信息6000多條。

依託微信群、微信號、公眾號服務平臺,尖山區積極為轉崗人員落實就業崗位安置、生活困難救助、愛心助學幫扶等七個優先政策,共申請辦理低保48戶,申請臨時救助718戶,發放臨時救助金108萬元,發放獨生子女費503人3.6萬元,為48名學生提供愛心助學金10萬餘元;開展了再就業援助月、民營企業招聘洽談周、雙礦轉崗人員專場招聘會等各項就業服務活動,提供就業信息460多條,實現靈活就業人員930人,外出勞務輸出410人。

如果說,採取有效措施多方引導扶持自主創業、靈活就業,極大程度的解決了雙礦轉崗人員的就業難題;而構建得救助、救濟、就業“三位一體”保障機制,則有效保證了轉崗人員的合法權益和基本生活,確保了轉崗不下崗、轉業不失業,因而贏得了社會各方面的好評和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