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做官九代絕,一家發財九家貧」,你理解其中含義嗎?

如果你經常和農村的老人聊天,你會發現他們口中有好多話,聽起來覺得很有意思。這些都是他們經歷了一輩子的事總結下來的。其實很多上年紀的老人他們並沒有多少文化,之所以能傳下來也是口口相傳,這類話一般都比較順口。

“一代做官九代絕,一家發財九家貧”,你理解其中含義嗎?

有錢三十為宰相,無錢八十做長工。

這句話的意思是有錢的人即使年輕(比如三十歲)也能管理眾人。而沒錢的人八十的時候也得給別人打工,這就說明了人之間的貧富差距,自然被各種區別對待了。不止老一輩有這種社會風氣,現在的的這種社會風氣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代做官九代絕,一家發財九家貧”,你理解其中含義嗎?

一代做官九代絕,一家發財九家貧。

“一代做官九代絕”的意思是如果這一家這輩子有人當官,那麼他們家以後九代都不會好過。因為從前當官的人欺負老百姓,壞事幹盡,仗著自己的官職來損害老百姓的利益。而且從前老百姓沒有什麼文化,思想保守所以他們就算有什麼意見也不敢說。因為這一輩的當官的造孽太多,所以就要下九輩子的子孫來償還。

“一家發財九家貧”的意思是如果有一家人發了財,那麼就會有九家人變的貧窮,在當時的農村人眼裡,發了財的是地主, 而變窮的就是自己,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當時的農民基本沒有田地,他們想要生存就必須要向地主租種,一年的收成除了交給地主的租金以外,剩下自己用的也就沒多少了,甚至一分錢沒有。所以他們認為地主之所以有錢是因為把自己的錢財收去了,所以會導致很多人變得貧窮。

“一代做官九代絕,一家發財九家貧”,你理解其中含義嗎?

“一代做官九代絕,一家發財九家貧”這句話以現在的社會背景來看,筆者覺得太過片面了,現在當官的為民辦事的有很多,要求先富帶動後富,共同奔向小康生活。所以不能以偏概全。

“一代做官九代絕,一家發財九家貧”,你理解其中含義嗎?

貓記千狗記萬,老母豬隻記八里半。

貓這種小動物能夠記得一千多里地的路程,在千里之內都能找回家。狗就是一萬里之外也能找回家。豬整天吃飯睡覺,就相對有些笨了,只能記住八里半的路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