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2019:如何提升文采,使文化素材煥發時代氣息?這裡有示範

備考2019:如何提升文采,使文化素材煥發時代氣息?這裡有示範

備考2019:文化素材如何煥發時代氣息?這裡有示範

傳統文化素材琳琅滿目,臨場應試寫作過程中如何恰如其分地運用這些素材以增強文章的文化底蘊,並使之煥發時代氣息呢?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浩如煙海的傳統文化素材,猶如源頭活水,只有仔細甄別、選取,巧妙剪裁、深入開掘,才能使之充實文章內容,煥發時代氣息。怎樣將傳統文化素材融入作文並彰顯其時代氣息呢?以下是結合考場優作舉例解析常用技法,跟著小筆一起來漲知識吧!​

​一、意境再現

意境是指文藝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現出來的情調和境界。所謂“意境再現”是指在作文中根據引用的古詩文語句,通過想象、聯想,將古詩文語句中的意境再現出來,以使表情達意更為豐富、雋永,從而增添文章古雅意蘊的一種表達技巧。

示例1:

潺潺的流水聲經年累月地在村邊飄起,水邊的垂柳挑逗著春風,與春風合謀不時在水面上畫上幾個圓圓的漣漪。頑皮的孩童摘下幾朵油菜花從小橋中央拋下,流水將花瓣帶向遠方,也帶走了孩子們的目光,卻留下了陣陣歡快的笑聲……(2017高考全國I卷考場優作《小橋流水人家》)

解析:這篇習作引用馬致遠的名句“小橋流水人家”為標題,上述是文章開頭段,將標題中的詩意畫面簡約地描摹出來,呈現出一種清幽、恬淡的意境,愉悅之情溢於言表。如此開頭,生動形象,頗耐尋味。

二、例證說理

例證說理是指以傳統文化素材為論證的典型論據來增強議論的說服力的一種說理方法。可以採用繁例論析,即對於某些新穎、別緻、少有人知的傳統文化素材類論據,可用較多筆墨敘述,然後加以分析論說;也可以點例組合,即對於人所共知或人所熟知的傳統文化素材類論據,則可簡筆概述,排比鋪陳,並輔以論析,以佐證觀點;還可以正反對比,或橫向比照,或縱向比較,以突出論旨。

示例2:

“有字之書”恰似借用他人視角看喧騰社會。它可以是外交辭令式的《左傳》,可以是縱橫捭闔式的《國語》,抑或是清新淡雅式的《世說新語》,它讓我們從中獲取知識,領略六韜三略的風采。諸子百家的言論,唐宋元明清的詩歌,這些世間流傳下來的經典亦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法門。(2017高考浙江卷考場優作《人生如書,逐級而讀》)

解析:上述語段是文章本論部分的一個說理層次,段首句是分論點,作者採用點例排比方式來舉例論說,列舉《左傳》、《國語》、《世說新語》、諸子百家、唐宋元明清的詩歌等等“有字之書”為例,頗雄辯地闡述了“有字之書”的價值,如此舉例論說透露出濃郁的書卷味。

示例3:

“衰蘭送客成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是李長吉(李賀)的悲嘆,而導致他寫下“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春風不用媒”的,竟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字。一字避諱,李賀的一生便就此完結。相較於科舉,高考更加的公平和客觀,範圍也更加的全面,他給予我們一次改變人生的機會。四十年來,創造了無數平民“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般的奇蹟,為國家輸送了難以衡量的人才。(2017高考全國卷III考場優作《人道是清光更多——我看高考》)

解析:上述語段這是本論部分的一個自然段,考生援引李長吉應舉失利的典故,指出古代科舉的不公之處;再將之與當代高考作比較,推陳出新,肯定了高考的“公平和客觀”,強調它為國家輸送人才的重要意義。例證別緻,有代表性,古今對照,引人思考,而且古詩句的穿插引用,使敘述、議論更有韻致。

三、引言佐證

引言佐證是指引用古詩文名句、警句等為論據以增強說理論證的說服力的一種說理技法。引言佐證,要注意引得準,即所引語句須與論旨內涵一致;還要注意引與析的結合,或者引前析,或者引後析,通過分析,使得所引之言起到闡述所論之旨的輔助作用。

示例4:

這正視,我想,首先就是正視自己。不但正視己長,更應正視己短。《道德經》上說“自知者明”,就是此意。可是,自知何其難,總要找面鏡子照一照,以鑑妍媸,以別雅俗。唐太宗曾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可也恰恰是這位視魏徵為人鏡的李世民,在魏徵死後半年,就下令砸了魏徵的墓碑,毀了這塊明鏡。所以,當權力失去制約走向極端,再好的明鏡也未必有用武之力。這還是號稱千古明君的唐太宗,要是碰上《白雪公主》裡的魔鏡與王后,就更不知會鬧出什麼么蛾子了。(2017高考全國卷II考場優作《故鄉月明與他國月圓》)

解析:上述語段是原文本論部分的一個說理層次,本段論旨是正視自己,要正視己長,更應正視己短。為了證明這一分論點,作者引用《道德經》中的警句與唐太宗的名言作為理論論據,並結合唐太宗自毀明鏡的事實論據,較有說服力地論證了分論點。

示例5:

“天下皆白,唯我獨黑。非攻墨門,兼愛平生。”這就是墨家,與儒、道並稱“顯學”。從儒學中我們可以學到仁、義、禮、智、信。若將墨家的“兼愛”用實際行動來體現,那麼我們的人生將體現出價值,我們的社會將會有永不凋謝的春色,我們的國家將會更加的繁榮昌盛。(2017高考山東卷考場優作《但行善舉,莫問前程》)

解析:這是文章本論部分的一個說理層次,該段引《墨子》之名句,並將儒、墨學派思想之要義精華並提,以論說“行善”“兼愛”之意義,視野開闊,也可窺考生國學素養之一斑。

四、情理並茂

運用傳統文化素材來生髮議論,既闡述事理,又融入情感,這樣能更好地突出主旨。敘述事實宜夾敘夾議,要言不煩;說理應切中論旨,具體分析;融情可結合比喻、排比、引用等多種修辭手法,使之褒貶分明。

示例6:

中國電影史巔峰便是獲戛納大獎的《霸王別姬》,它讓世人看到京劇之魅力。那眉心一點硃砂痣,是你放不下的眷戀;那拿起刀槍劍棍的英勇,是你為國殺敵的豪情;那一張張花白的小丑臉,是譏諷貪官汙吏的內心獨白。一場戲,一座臺,唱遍的是天下蒼生,言不盡的是千年藝術傳統,它不像流行音樂,韻律十足;它不像西方歌劇,誇張十足;它不像古典音樂,醇香濃厚。它像一個前面鏡,有血有肉。有故事還有酒。正所謂“不瘋魔不成活”,程蝶衣便是這樣因戲而“瘋魔”。這便是中國最具代表性文化符號,時至今日它仍在創新,接受時代薰陶,放出既古老又現代的光。(2017高考全國卷I考場優秀作文《一橫長城長一點茉莉香》)

解析:上述語段以《霸王別姬》為例,闡述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京劇的魅力,作者簡要解說了京劇的扮相、角色、唱腔等方面的特點,運用了比喻、排比、對比、引用等修辭手法,字裡行間滿含自豪、熱愛之情。

五、聚焦透視

運用傳統文化素材為議論佐證,要注意“聚焦”,即圍繞一個集中而明確的論旨,不可旁逸斜出或南轅北轍;還要“透視”,即針對所選用的素材進行由表及裡的分析,使之起到論證論點的作用。

示例7:

然而,總是有人會選擇性地不接受一些在他們看來不好的預測,並且自欺欺人地告訴自己,那只是預測,不一定成真。卻經常會忽略,有些預測並非是空穴來風,假使他不以為然,那些目前還只是預測的結果將來很可能會在未來發生。就如蔡桓公不聽名醫扁鵲對於他身體情況的預測,沒有在病症剛顯露之時及時治療,等到真正病入膏肓,連名醫都無法救治之時,才有了後悔的意思,卻再也無力迴天。又如項羽不聽范增對於留下劉邦必然留下後患的預測,沒有及時免除後患,最後落得烏江自刎的下場。因為不相信預測而最後使預測成真的例子遠不止這些,卻總還是會有人重蹈覆轍,不撞南牆不回頭。(2017高考上海卷考場優作《預測,不一定成真》)

解析:上述語段圍繞不相信預測而最後預測往往成真這一分論點,選用蔡桓公不聽扁鵲勸告而病入膏肓,項羽不停范增預測而致兵敗自刎這兩個素材為論據,用夾敘夾議的方法對蔡、項的過失做了具體而透徹的分析,較好地論證了分論點。​

六、雅化標題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題好一半文”,巧用古詩文名句來擬製文章標題,使之釋放出濃郁的文化韻味,這也是激活傳統文化素材的一條重要渠道。

示例8:

我們都希望“車如流水馬如龍”,卻不願“門前冷落鞍馬稀。”從何時起,車變成了權貴奢侈的象徵,我們又何時能回到信陵公子驅車進陋巷,流露真情的時代呢。(2017高考江蘇卷考場優作《車如流水情如月》)

解析:上述語段是文章的開頭段,該文標題“車如流水情如月”是化用了李煜《憶江南?多少恨》中的“車如流水馬如龍”這一名句,開篇引用古詩句和信陵公子的典故,巧妙地點扣關鍵詞“車”,並且採用對比手法,提出一個值得人們反思的問題,這樣開頭既有典雅意味,又潛藏了思辨精神。

示例9:

《既見君子,雲胡不喜?》(2017高考全國卷II考場優秀作文)

解析:標題引用《詩經·鄭風·風雨》中的名句,其關鍵詞是“君子”,正文中列舉大量古今典型事例,解說了“君子”的內涵——自強不息,窮且獨善其身;光明磊落於一堂,春風化雨於四方。引詩為題,精煉雅緻,彰顯傳統文化品位;設問激疑,引逗讀者閱讀興趣:這種擬題技巧值得借鑑。

當然,臨場應試寫作,用好傳統文化素材這一源頭活水,技法絕非僅上述幾種;大家在平時的閱讀與寫作的過程中,要善於發現他人作品中的成功經驗並借鑑,在作文訓練中也可以大膽嘗試創造新的運用技法。

古語云:“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只要厚積傳統文化素材,並且能“運用腦髓,放出眼光”,大膽拿來,有所取捨,精心安排,就能使傳統文化素材煥發新的生命力,為自己的作文增光添色。​

【名言積累】(30條)

1.思考時,要像一個智者;但講話時,要像一位普通人。——戴爾·卡耐基《人性的智慧》

2.奇怪得很,人們在倒黴的時候,總會清晰地回憶已經逝去的快樂時光,但是在得意的時候,對厄運時光只保有一種淡漠而不完全的記憶。——叔本華

3.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尼采

4.山不過來,我就過去。——《古蘭經》

5.一棵橡樹的生長並不是茫無方向的,而是橡樹本性的實現。——亞里士多德

6.虛榮是一件無聊的騙人的東西;得到它的人,未必有什麼功德,失去它的人,也未必有什麼過失。——莎士比亞

7.要把地面上的人看清楚,就要和地面保持距離。——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

8.一個人有兩個我,一個在黑暗中醒著,一個在光明中睡著。——紀伯倫

9.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米蘭·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10.這世上所有的偉大壯舉,都是悄無聲息地完成的,世上所有智者無一不是深謀遠慮。——茨威格《人類群星閃耀之時》

11.假裝謙虛是最虛偽的表現,因為這可能是信口雌黃的開始,又或者是拐彎抹角的自我誇獎。——《傲慢與偏見》

12.力量能征服一切,卻是短暫的。——林肯《演說》

13.時間的維度被打破了,我們只能在時間的碎片中愛和思考,每一個時間的碎片沿著自己的軌跡運行,在瞬間消失。——卡爾維諾

14能自稱為人所愛,能感受為人所愛。——雷蒙德·卡佛《遲到的斷想》

15.各人擁有的不同地位和財富賦予了個人不同的角色,但各人的內在幸福並不會因外在角色的不同而產生相應的不同而產生相應的區別——叔本華《人生的智慧》

16.任何詩歌之美都不是用圓規與座標計算出來的,因為寫詩不是安裝水管。——《死亡詩社》

17.醜惡穿行充滿慾望的路徑,引誘著許多人跟著它走。美德追求一條險峻陡峭的途徑,對人類較少誘惑力。——《貝多芬傳》

18.理想的拉力大於現實的推力,正因為有了無數人不畏艱難地追求理想中的希望,才使得那麼多生命的璀璨明麗得以成就。——博爾赫斯

19.心,乃是你動用的天地,你可以把地獄變成天國,亦可以將天國變成地獄。——彌爾頓

20.每個人都是自己王國的國王,與這個王國相比,沙皇帝國也不過是一個卑微小國,猶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團。——梭羅

21.膽怯者當不了命運的捕手。——阿姆斯特丹大學校訓

22.你最大的責任,就是把你這塊材料鑄造成器。——易卜生

23.一個功能正常的社會,不可能只有解構,而無建構;只有瓦解,而無粘合;只有自由,而無責任。沒有敬畏,沒有尊敬,沒有神聖,沒有向上的力量。——熊培雲

24.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不經歷尖銳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傅雷《傅雷家書》

25.現實中更本質的衝突不是來自於勇氣和懦弱,而是來自於反抗的勇氣和承受的勇氣。拒絕烏托邦和追求它一樣需要勇氣。——劉瑜

26..在行進時,也時時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頹唐,有人叛變,然而只要無礙於前行,則越到後來,這隊伍也就越成為純粹、精銳的隊伍了。——魯迅

27.所以閱讀一種精神操練,閱讀能夠改變我們自己,讀書不是讓人變壞,而是讓我們對人性有一個縱深的理解。——梁文道

28.生命長遠,但若是為了得到所謂的社會承認而永遠要做不願意做的事,不如生命短暫,做了自己願意做的事。——熊培雲《自由在高處》

29.讓本身成為一塊詩意的土壤,進而於此思考自我和存在。——周國平

30.如果你對生命有深情,一切看起來不存在的東西,都會變成你在意和珍惜的部分。在這個世界上,當你對許多事物懷抱有很大的深情,一切看起來無情的東西,都會變得有情。——蔣勳​

備考2019:如何提升文采,使文化素材煥發時代氣息?這裡有示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