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絲路 新希望

新絲路 新希望

甘肅日報·每日甘肅網記者沈麗莉

歷史上,我們的祖先用智慧、膽略和堅韌不拔的毅力,開闢了橫貫萬里的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古絲綢之路見證了“使者相望於道,商旅不絕於途”“舶交海中,不知其數”的輝煌,更把沿線各國人民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如今,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人們傳承和弘揚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5年來,在這條合作共贏之路上,沿線各國人民積極響應並攜手打造陸海天網“四位一體”的互聯互通體系。

而地處古絲綢之路黃金通道的甘肅,更是藉著“一帶一路”的東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與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加強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2018年1月至8月,甘肅省進出口總額實現267.8億元,同比增長39.2%,出口、進口增速同期在全國居於前列。累計開通24條國際和地區航線,蘭新高鐵、寶蘭高鐵、蘭渝鐵路等全線貫通。

新絲路,承載新使命。作為歐亞大陸橋的核心通道,甘肅具有承東啟西、連南通北的區位優勢,與周邊六個省區接壤,是中國通向中亞、西亞的交通樞紐、郵電通訊樞紐和能源運輸大通道,更是中國與歐亞各國經貿往來、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國家賦予甘肅“聯接歐亞大陸橋的戰略通道和溝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樞紐,西北乃至全國的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特色農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資源寶庫,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示範區”的重要定位,全力打造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和次區域合作戰略基地。

新通道,催生新作為。按照省委省政府構建生態產業體系推動綠色發展崛起的決策部署,甘肅積極搶佔“一帶一路”建設的文化、通道、技術、信息、生態五個制高點,著力發展通道物流等十大綠色生態重點產業,積極拓展開放格局,打造中歐(亞)國際貨運班列編組樞紐,貿易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蘭州號”等中歐(亞)、南亞國際貨運班列實現常態化運行。與重慶、貴州、廣西等省區市合作共建中新南向通道,實現我國西北與西南、中亞與東南亞、“一路”與“一帶”的三大區域聯通,形成了東進西出、南來北往的“大通道”格局。蘭州、天水、武威三大國際陸港和蘭州、敦煌、嘉峪關三大國際空港加快建設,口岸功能日益完善。物流大通道在拉動我省經濟增長中的優勢逐漸顯現。

新時代,孕育新希望。今天的隴原大地,絲路光芒再起、熠熠生輝,商賈駝鈴化作列車鳴笛,大漠古道變身高速公路,商貿往來加速產業合作,文化交流推動文明互鑑。豐厚的產業商業資源,便捷優惠的投資環境,讓大通道成為大平臺。今天的甘肅,也正在以更加開放的理念、更加積極的姿態、更加務實的舉措和更加良好的環境,加快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努力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