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指出:隨著全球變暖,北極地區植物已經越長越高!

近日,發表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雜誌上的文章指出,由於氣候變化,北極通常非常低矮的灌木植物,已經隨著當地變暖而長得越來越高。不僅原有物種正在增加高度,其他較高的新植物也正在侵入相關地區。

科學家指出:隨著全球變暖,北極地區植物已經越長越高!

科學家表示,這些變化對於北極脆弱的生態系統和碳循環會造成怎樣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確認。但毋庸置疑的是,在過去的30年裡,極地生態系統的變化非常迅速。

究其原因,較高的植物更榮譽“捕獲”到更多的積雪,這對於它們自身的生活有著重要影響:額外的雪會幫助植物下面的土壤隔熱保溫,從而使其在冬季來臨後需要更長久的時間才會逐漸凍結,最終導致釋放出更多的碳。值得注意的是,植被高度的變化不僅僅發生在小部分地區。

科學家指出:隨著全球變暖,北極地區植物已經越長越高!

除了獲得更多的雪量,在雪線以上“露頭”的植物也會使北極地區的整體景觀更暗,從而吸收到更多太陽的熱量。

來自德國森肯堡生物多樣性和氣候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安娜·比約克曼表示:“我們發現,植物高度的增加不只發生在少數幾個地方,這種情況在苔原地區幾乎到處都是。如果較高的植物繼續以目前的速度增加,到本世紀末,植物群落的高度可能會增加20%至60%。”

科學家指出:隨著全球變暖,北極地區植物已經越長越高!

雖然北極地區較高的植物看起來並不是一個特別需要人關注的問題,但我們應該知道,世界上30-50%的“土壤碳”被困在北半球的永久凍土中。任何改變生態平衡的事情都會將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釋放到大氣層中。

研究團隊在北極的117個不同地點對苔原進行了研究,他們共收集了超過60000個不同的數據讀數。來自歐洲阿爾卑斯山和科羅拉多落基山脈的測量數據也被包括在了調查報告中。

科學家記錄了各種植物性狀,包括高度、葉面積、氮含量、木質情況和常綠性。在過去的三十年中,只有植物高度出現了顯著變化,而水分含量和溫度條件都對快速生長產生了影響。

科學家指出:隨著全球變暖,北極地區植物已經越長越高!

顯然,灌木植物正在利用現在這種比過去更長且更為溫暖的生長季節。

研究人員注意到了北極本土植物的高度增加,以及其他較高植物的傳播。比如,春季甜草就正在從歐洲低地區域進入冰島和瑞典的部分地區。

比約克曼指出:“儘管仍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但較高的苔原植物可能會加劇北極和整個地球的氣候變化。”

正如其他研究所提出的,隨著地球北部地區的永久凍土層開始解凍,我們將面對更為嚴重的溫室氣體釋放。隨著全球變暖,這將帶來猶如惡性循環般的正反饋效應。

科學家指出:隨著全球變暖,北極地區植物已經越長越高!

科學家還需要更多研究,以便確定這些較高植物將如何影響氣候變化。不過,這無疑會是新增加到氣候預測模型的重要因素,人們因此能夠更準確地瞭解當前形勢的嚴重,以及地球生態系統所面臨的挑戰。

正如英國愛丁堡大學地質學家島邁爾斯·史密斯所說的:這是對地球迅速變暖地區植物角色所進行的第一次生物群落規模的研究。量化環境和植株性狀之間的聯繫,以瞭解氣候變化的後果至關重要,但這樣的研究通常很少延伸到北半球,那裡生活著地球上最冷的苔原生態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