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常吃的這些海魚,可能已感染寄生蟲!目前暫無特效藥!

一直以來,海魚因其營養豐富和味道鮮美而被視為一類優質食材,無論是清蒸還是煎炸,都廣受吃貨好評。而在眾多的烹調方法中,生食因其號稱能夠最大程度保留海水魚的營養成份和新鮮口感,更是受到不少吃貨的追捧,看著這些美味佳餚,你是不是已經開始流口水了?

福建人常吃的這些海魚,可能已感染寄生蟲!目前暫無特效藥!

如果小編告訴你,這些魚身上可能有寄生蟲,還是活的,那你是大吃一驚呢?還是繼續大吃一斤呢?

福建人常吃的這些海魚,可能已感染寄生蟲!目前暫無特效藥!

坊間有說法稱:由於海水鹽分高,寄生蟲無法生存,因此海魚體內沒有寄生蟲存在。真的是這樣嗎?

近日,福州疾控對福州全市主要水產品批發和零售市場隨機抽樣的帶魚進行了寄生蟲檢測。情況如何?

前方

高能預警!!!

正在吃東西的朋友請先放下!!!

福建人常吃的這些海魚,可能已感染寄生蟲!目前暫無特效藥!

上圖那長的像碎麵條一樣的白色小蟲叫異尖線蟲,是海魚身上較常見的一種寄生蟲,還是先來科普一下壓壓驚!

異尖線蟲是一種主要寄生於海洋動物體內的蛔線蟲目異尖科寄生蟲,其成蟲寄生於海棲哺乳動物如鯨、海豚、海獅、海豹的胃部,幼蟲寄生於某些海棲魚類和海產軟體動物體內。

不只帶魚,黃花魚、沙丁魚、鯧魚、鱈魚、墨魚等海魚也會感染異尖線蟲哦。人由於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異尖線蟲III期幼蟲的海魚或海產軟體動物而感染異尖線蟲病。

福建人常吃的這些海魚,可能已感染寄生蟲!目前暫無特效藥!


人體感染異尖線蟲後,輕者僅有胃腸不適,重者可在進食後數小時上腹部突發劇痛伴噁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症狀,嚴重的可導致消化道潰瘍、膿腫、穿孔等。


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只能用纖維胃鏡將蟲體取出。該病流行於歐美及太平洋地區,僅日本就報告了3萬多病例,主要是這些國家居民有吃生海魚片,或醃製、燻烤海魚等飲食習慣。

我國目前鮮有異尖線蟲感染病例報告,但東南沿海的近海魚類,異尖線蟲幼蟲感染率很高,潛在的危險性很大。

看到這兒就有疑問了,那以後還能不能愉快的吃海鮮了?

不必驚慌!專家提示,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海鮮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福建人常吃的這些海魚,可能已感染寄生蟲!目前暫無特效藥!

最有效的方法是高溫

在60度高溫下,異尖線蟲幼蟲只能存活幾秒鐘;相比之下,異尖線蟲幼蟲對低溫的耐受力要強不少,要殺死異尖線蟲應在-20℃冷凍至少24小時以上。

福建人常吃的這些海魚,可能已感染寄生蟲!目前暫無特效藥!

調料對寄生蟲不起作用


醬油、醋或者芥末等調料對寄生蟲根本起不到殺滅作用,因此新鮮的海鮮魚類一定要加熱熟制後食用,不要把希望寄託在調料上。

福建人常吃的這些海魚,可能已感染寄生蟲!目前暫無特效藥!

出現不適症狀,及時就診

一旦出現不適症狀,及時就醫並告知醫生自己有生食魚肉的經歷,以防寄生蟲病被誤診為胃病或者腸道疾病,耽誤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