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村社化解矛盾糾紛,靛水街道這波操作666!

不出村社化解矛盾纠纷,靛水街道这波操作666!

村民甲

不出村社化解矛盾纠纷,靛水街道这波操作666!

我好好一塊地啊!都被你家的牛兒啃了!你賠我!

不就是一些菜嘛,吃都吃了,我又沒喊它去。

不出村社化解矛盾纠纷,靛水街道这波操作666!不出村社化解矛盾纠纷,靛水街道这波操作666!

村民乙

“這家的牛把那家的菜吃了,那家修房把公用的道路佔了。”在農村這類事件極為普遍,若不能合理解決,就會激化更大的矛盾。

彭水縣靛水街道前進村的綜合專幹唐守明是村裡的調解高手,經過他調解後的案子基本上都是成功的,雙方當事人都非常認可。

“今年以來,已經調解了大大小小的案件達35件,基本上都是一‘’成功。‘’就是到現場,村民之間的糾紛主要是家庭、鄰里、山林土地等方面的矛盾,自己對村裡的情況瞭解,直接在現場解決事情既便捷又能保證客觀公正。”唐守明說。

今年以來,靛水街道將人民調解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相結合,通過普法教育等方式,從源頭上化解村民之間的矛盾,避免村裡滋生惡勢力,達到社會治安穩定。據靛水街道政法書記潘峰介紹,靛水街道各村社一直以來民風淳樸,但村民之間還是會因為一些小事情鬧矛盾,如果沒有人調解,極有可能把小事情變為大事情,甚至群體性事件,所以各村社成立調解委員會,讓矛盾在村社裡、小組裡就化解了。

矛盾不上交,能在組一級調解的就在組裡調解,能在村社一級調解的就在村社調解。各村社人民調解委員會都下設調解小組,每個成員定期接受培訓,學習法律知識和調解方法,確保在調解過程中既合情又合理,還合法。

近年來,街道每年調解的案件只有10個左右,絕大多數都是在村社一級把矛盾糾紛化解了的,並且村社一級調解委員會化解矛盾後要出具規範的調解協議書、建立臺賬、一週之內回訪,個別山林土地界限案件還要進行照相,保存好調解結果。在村社裡真正做到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調解委員會的成員充分運用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將矛盾化解在村社裡,營造出安全穩定和諧的良好鄉村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