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照耀中國》導讀教學設計

《紅星照耀中國》導讀教學設計

主要內容:以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作為貫穿整個課堂的主線,以讀序言、讀目錄為切入點,充分了解序言目錄的內容,探究作品的社會背景,探究“紅星照耀中國”這一歷史預言的產生經過,初步感知作品中採訪的歷史人物的精神風貌,激發學生閱讀作品的興趣並制定讀書計劃。

學情分析:《紅星照耀中國》是經典的新聞作品,紀實性強,涉及錯綜複雜的政治軍事經濟形勢分析,缺乏波瀾起伏扣人心絃的故事情節,學生閱讀時容易因為混亂產生畏難情緒。教師需要幫助學生理清讀書的思路和重點。八年級學生的中國歷史課恰好學到“新民主主義革命”及“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這兩章,對作品相關時代背景有一定了解,但學生生活在和平時代,普遍對這一歷史時期缺乏感性認識,對革命領袖革命軍民印象固化、情感疏離,教師需要用一些新鮮時尚的元素,消除與經典的隔膜,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學目標:

1.通過讀序言,明確 “紅星照耀中國”這一歷史預言產生的社會背景;

2.通過讀目錄,查找作者採訪的人物,探詢預言產生的經過;

3.通過自由閱讀,初步感知作品中的人物特點,激發進一步閱讀探究的興趣;

4.通過“問蒼茫大地,誰主浮沉”這一主問題的探究,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有計劃地閱讀本書。 重點難點:

重點: 通過“問蒼茫大地,誰主浮沉”這一主問題的探究,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有計劃地閱讀本書。

難點: 通過自由閱讀,初步感知作品中的人物特點,激發進一步閱讀探究的興趣。

教學手段:多媒體講練結合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活動設計: 導入:

【屏顯】寶安縣二十世紀70年代照片 同學們,你們認識這個地方嗎? 【屏顯】深圳市照片

如果在三十幾年前有人告訴你,這是寶安縣在三十年後的樣子,你信不信?(讓學生七嘴八舌說,說信或不信都沒關係。)那生活中真的有人能夠準確預言未來嗎?

今天咱們要讀的這本書,就是一個預言。一個八十年前做出的關於中國未來的大膽預言。 【屏顯】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紅星照耀中國》導讀

一、解題

《紅星照耀中國》是一部經典的新聞紀實作品。有誰知道這個書名是什麼意思? 【屏顯】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中國工農革命軍成立(翌年改名中國工農紅軍),其紅色軍旗上印有一枚嵌有鐮刀錘子的白色五角星,紅軍的帽子帶有一枚紅色的五角星。之後,紅星由紅軍擴展,逐漸成為共產黨的象徵。

紅星照耀中國,即共產主義之光照耀中國。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這個書名給出的答案,在當時無疑是驚世駭俗的預言。所以第一個中譯本發行時,改用《西行漫記》作為掩護。

同學們想不想知道,這本書的作者是什麼樣的人?他為什麼會做出這樣一個預言? 要解開這個疑問,咱們有一個快捷的辦法——先讀這部書的序言。 二、問蒼茫大地——明確預言產生的社會背景 1.方法指導 【屏顯】

讀序言,可以瞭解內容概要、寫作緣由和過程,明確寫書的綱領和目的。

下面,我們通過讀序言,跟隨作者的腳步,踏上八十年前的紅色之旅,去追問中國這片蒼茫土地的未知命運。

2.學生活動一:

用5分鐘時間瀏覽一篇序言(譯者序和作者序任挑一篇),根據下表提示,運用跳讀法採集信息點,記錄在便利貼上。

作 者

採訪路線

採訪時間

採訪對象

採訪內容

採訪感想

3.互動交流

在投影儀上展示學生答案。表格中“採訪內容”“採訪感想”這兩項,學生有可能答案五花八門,只要不出明顯錯誤,教師不要輕易否定。可引導學生讀兩篇序言重合片段,找出答案。

老師順勢評點並生成板書: 【板書】

深入前線,追尋真相;由點到面,人物訪談;追溯過去,探詢未來。

4.小結:序言告知我們,“紅星照耀中國”作者是在中國及世界局勢即將發生大轉變的關鍵一年,冒險來到西北紅色區域採訪後的結論。那麼他在蘇區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呢?讓我們把視線焦點集中到他筆下那一群“不可征服”的革命青年身上。

三、誰主浮沉——探詢預言產生的過程

作者所稱讚的“不可征服”的革命青年包括哪些人?他憑什麼認為這些人能夠成為中國這片大地的主宰?他們是不是像傳說中那樣精通法術,能上天飛行,呼風喚雨?

在給你們上課之前,老師帶著這個疑問去看書,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哇,裡面好多的“星”,身價好高啊。作者在甘肅邊境採訪當地農民時,有個老頭說花一百元錢就可以把他的全部家當連同他家門口那座山都買下來。而書裡那些“閃閃的紅星”,他們的懸賞金額卻是以“萬”計算的。 【屏顯】

A星八萬 B星?萬 C星二十五萬 D星十萬 E星兩百萬……

你想知道他們是誰,身價為什麼這麼高嗎?那我們就來看書,尋覓這些紅星的蹤影吧! 這麼厚的一本書,該讀哪裡呢?老師提示一下,大家不妨藉助書的目錄。

1.方法指導

讀目錄,可以對作品的內容要點和篇章結構有所瞭解,迅速查閱到所需要的部分。

2.學生活動二:藉助目錄找出你感興趣的一個人物,通過閱讀了解他是個怎樣的人(5分鐘),閱讀中把你關注到的具體細節簡要記錄在便利貼上,準備以《原來你是這樣的_________》為題,做一個人物的口頭介紹。

3.學生分組交流5分鐘,然後推選代表上臺講述:《原來你是這樣的***》

4.小結:謝謝同學們的分享。原來這些我們平時覺得高高在上的領袖人物,也有可親可敬甚至可愛的一面。《紅星照耀中國》最重要的價值在於“首次刻劃了共產黨著名人物,首次描述了他們的生活方式、信念和目的”。這些著名人物究竟有何神奇之處,使得作者確信他們能夠領導中國人民成為自己國家命運的主宰者?這個問題,要留給同學們在自主的閱讀中去解答。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咱們從序言和目錄入手,對《紅星照耀中國》這部書進行了初步探究,瞭解作者的創作過程,也學習了讀書的基本方法。同學們能回顧一下咱們學到的讀書方法嗎? 【屏顯】

讀題目,猜其內容;讀序言,觀其大略;讀目錄,抓其精要;讀正文,探其究竟。 這節課我們對這部書只是粗知皮毛。課堂上留下的許多疑問,還有待於課後讀書解決。 五、佈置讀書計劃

課外閱讀《紅星照耀中國》,以3—5人為單位自組研究小組,在本書第一篇第一節“一些未獲解答的問題”中,選擇你們感興趣的一個問題,進行探究,並且按照下面計劃,反饋探究結果:

1.小組選定所要研究的問題,寫在便利貼上,公佈在教室的佈告欄裡。用時:3天

2.小組成員圍繞所提出問題,開展閱讀,用便利貼回帖的方式,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小組之間可以在看帖後寫跟帖互相點評質疑,小組成員再閱讀、再回帖答疑。用時:3周

3.小組成員收集所有跟帖,整理形成研究報告,做成PPT文件;並根據《評價量規表一》對跟帖及回帖進行評選,優質帖給實心星星,垃圾帖給空心星星,最高給五顆星。各小組推舉代表組成“蘇維埃委員會”。用時:3周

4.各小組在課堂上展示研究報告(每組8分鐘展示時間)。“蘇維埃委員會”根據現場表現填寫《評價量規表二》,評選出最佳研究小組。綜合各組評分評出“最佳跟帖王”、“最牛回帖王”、“最囧跟帖王”、“最雷回帖王”。 用時:2節

5.活動總結、頒獎。用時:1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