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籃亞運大豐收姚明做了好榜樣,國足大換血試試分紅藍兩隊

人比人,氣死人。

都是參加亞運會,都是一幫年輕隊員,中國男足在經歷了半場崩盤之後,無奈出局;中國男籃在經歷了兩節噩夢之後,熱血翻盤。誰說中國三大球沒血性,至少男籃給正了名。

男籃亞運大豐收姚明做了好榜樣,國足大換血試試分紅藍兩隊

都說男籃的成功,是姚明的成功,是專業人幹專業事的成功。論起來,倒像是國家體育總局厚此薄彼,籃球就讓專業人來幹,到了足球怎麼驚讓業餘人來玩?不過,這個也怨不得體育總局,籃球有姚明,在國際上都是鼎鼎大名,在國內更是德高望重;足球有誰,難道讓天天放炮的郝海東和孫繼海來試試?沒有這樣一個眾望所歸的標杆,學籃球學姚明,中國足球還真是學不來。

沒有姚明這樣的人,但國足可以學姚明的做法。當初姚明弄了男籃的紅藍兩隊,讓年輕隊員得到國際比賽的鍛鍊機會,一樣也是爭議多多,大家都說,中國籃球就那麼幾個厲害的,還不放到一起打,這不是浪費資源嗎?但亞運會結束後,當紅藍兩隊的使命結束之後,盤點一下男籃的得失,如果沒有分紅藍兩隊,會有阿布都沙拉木、趙睿等年輕隊員的機會嗎?他們還不一樣都是U23?

男籃亞運大豐收姚明做了好榜樣,國足大換血試試分紅藍兩隊

事到如今,不得不佩服姚明的眼光,至少在新老交替這個環節上,他走出了一條新路。紅藍兩隊分組,讓原有看上去稀缺的資源再分配,結果淘出了一批新人,讓他們在各種比賽中得以鍛鍊,還激發了他們的鬥志,畢竟這也是為國出戰。如果總是那些經驗豐富的老隊員,怎麼會珍惜平時的各種邀請賽?這次亞運會,男籃承受的成績壓力不比男足差,這批新人能頂住,尤其是到了決賽,落後16分的情況下一點一點咬回來,說到底還是比賽經驗的問題,之前他們打了很多國際比賽,像伊朗這樣身體強硬的對手,他們見多了,所以從心理上不害怕,內心裡獲勝的慾望更強,才有了大翻盤。

男籃的新老交替,男足完全可以借鑑。千萬別說什麼中國足球人才少,跟男籃差不多的情況,這次U23之所以半場被沙特打個0:3,就是因為國際比賽經驗太少了。現在國足也面臨新老交替的情況,也面臨沒有大賽任務的時段,何不也把國足分為兩隊,讓裡皮和希丁克各帶一支,來個紅藍兩隊PK呢?平時各種邀請賽也好,熱身賽也好,都可以兩隊內部比拼一下,誰贏了誰上。

男籃亞運大豐收姚明做了好榜樣,國足大換血試試分紅藍兩隊

如果單論執教水平,無論裡皮還是希丁克,應該比李楠和杜鋒要強出一大截吧,他們的選人眼光也不一樣,也許裡皮看不中的隊員,希丁克就給練出來了,等於給未來國家隊更多的人才,國足也不用總是押寶在一個名帥身上。男籃隊中紅藍兩隊的設立,就是這麼個邏輯,有這樣的成功例子,國足何不試一試呢,大家覺得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