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大科學壯舉,日本宇航局成功對小行星Ryugu進行了探測

一個鞋盒大小的著陸器MASCOT從日本的Hayabusa 2飛船分離出來,按計劃將在當晚9點57分開始部署。著陸器的第一張小行星Ryugu的照片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岩石構成的的世界,甚至有MASCOT的影子。

德國航空中心DLR航天系統研究所MASCOT項目經理Tra-Mi Ho在一份聲明中說:“這是再好不過的了。”(德國航空中心,日本宇航局,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合作建造了MASCOT。)

又是一大科學壯舉,日本宇航局成功對小行星Ryugu進行了探測

小行星表面著陸器在2018年10月3日的著陸行動中拍攝了這張小行星Ryugu的照片。著陸器的影子在右上角可見。圖片: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從著陸器的圖片,我們可以看到它與Hayabusa 2分離,並在大約20分鐘後與小行星表面接觸。”研究人員說到。

任務小組成員說,MASCOT著陸器已經開始用其四種機載科學儀器,包括相機、輻射計、光譜儀和磁強計收集數據。重達10公斤的著陸器必須抓緊時間,因為它的電池在著陸後16小時就會用光。

任務小組成員說,MASCOT在緩緩下降到Ryugu小行星的過程中拍攝了20張照片,這些照片目前存儲在Hayabusa 2上。

又是一大科學壯舉,日本宇航局成功對小行星Ryugu進行了探測

日本的Hayabusa 2飛船於2018年10月3日成功地將MASCOT著陸器降落在小行星Ryugu上(日本標準時間)。左圖:MASCOT著陸器與Hayabusa 2母船分離的插圖。右圖:MASCOT降落在小行星Ryugu表面的圖片。

在未來,Hayabusa 2將從隕石坑中獲取原始樣品;這些樣品將於2020年12月返回地球。

Hayabusa 2的研究小組成員說,Hayabusa 2號任務的科學家們收集的數據可以很好地揭示太陽系的早期歷史,以及像Ryugu這樣的富含碳的小行星在地球上進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又是一大科學壯舉,日本宇航局成功對小行星Ryugu進行了探測

MASCOT著陸地點候選區域(淺藍區域)。

圖片:Axa,東京大學,Kochi大學,Rikkyo大學,名古屋大學,千葉理工學院,明治大學,Aizu大學,AIST,CNES,DLR。

美國宇航局也有自己的小行星取樣任務,目標過程大致相似。Osiris-Rex計劃於12月31日抵達1650英尺寬(500米)的本努小行星軌道,並於2023年9月將樣品送回地球。相比較本計劃而言,日本則會先人一步,拿到小行星樣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