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倒流四十年,從老照片看鎮海教育變遷

時光倒流四十年,從老照片看鎮海教育變遷

時光倒流四十年,從老照片看鎮海教育變遷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百年大計,改革開放以來,我區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從學前教育一直到高中教育闊步前進。翻開塵封的老照片,把記憶拉回到四十年前的校園,在黑白色調中尋找改革開放的印記。

鎮海中學:名校的華麗跨越

時光倒流四十年,從老照片看鎮海教育變遷

▲鎮海中學教學樓,2018年攝

在鎮海中學退休教師許克用老先生的記憶裡,1978年的鎮海中學跟全國許多單位一樣,正處於撥亂反正的歷史轉折階段。那一年,鎮海中學經省政府批准,被確定為浙江省十三所重點中學之一,學校著手恢復教學秩序,一片欣欣向榮的新氣象。

時光倒流四十年,從老照片看鎮海教育變遷

▲1978年,鎮海中學老師輔導學生

一張木質的課桌前,一位老師正在為一名戴著紅領巾的學生輔導功課,旁邊圍坐著五名學生,全神貫注地聽著老師講解。這張老照片拍攝的是1978年鎮海中學教室裡的學習場景。令許老師印象尤為深刻的是老照片裡這位戴著紅領巾的學生施展。“當年9月,才11歲的小學畢業生施展同學經過我們數學組的考核,破格進入高中學習,在我的老師——省首批特級教師胡明德老師的悉心教導下,兩年後,這位胸前還掛著紅領巾、稚氣未脫的孩子以高分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五年制本科,成就一段佳話。

這也是鎮海中學開展資優生培養的一次里程碑式的嘗試。”許老師回憶。

時光倒流四十年,從老照片看鎮海教育變遷

▲鎮海中學學生正在教室裡晚自習,2018年攝

如今,鎮海中學向清華、北大等名校輸送拔尖創新人才的數量和質量連年保持省內領先地位,在剛剛過去的7月,鎮海中學姚昱臣同學以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佳績榮獲第29屆國際生物奧賽金牌。

耄耋之年的許老師大半輩子都跟鎮海中學交融在一起,上世紀五十年代末,他被保送至鎮海中學讀完高中,寧波師院畢業後,1964年,他回到高中母校擔任數學教師,直至2010年才完全告別心愛的三尺講臺。“鎮海中學這40年的變化可以用滄海桑田、翻天覆地來形容。”許老師說,“改革開放前,鎮海中學校舍一共有三處,比較簡陋,生物、化學、物理等實驗是共用一個實驗室的。經過上世紀80年代收回校產,90年代修繕保護愛教基地、海防遺址,本世紀往西向和東北向擴建、調整佈局、增設本土文化元素等多次改造提升,如今各類高標準教育教學設施一應俱全。”

時光倒流四十年,從老照片看鎮海教育變遷

▲上世紀五十年代辛成中學教學樓

鎮海中學校園環境清幽,校園內分佈著多處海防遺址、人文歷史景觀,這裡不僅是學生汲取知識的天堂,也是一處風景優美的學府景點,每年來鎮中參觀考察的人士絡繹不絕,暑假期間更成為省內外中小學生的熱門遊學目的地。

時光倒流四十年,從老照片看鎮海教育變遷

▲鎮海中學優美的校園環境,2018年攝

學校變得如此“熱門”,不僅僅因為辦學條件的改善,更在於教育質量、辦學水平的跨越式提升,在全國產生了較大影響力。2006年,高二學生沈才立斬獲第47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比賽金牌,既打破了鎮海中學之前無人獲國際中學生學科奧賽獎牌的局面,也實現浙江省國際奧數比賽金牌零的突破;2007年鎮海中學被教育部、人事部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單位”,之後十年四次蟬聯,並於2017年獲評首批“全國文明校園”

鎮海幼兒園:甬江畔的嬉笑聲

時光倒流四十年,從老照片看鎮海教育變遷

▲鎮海幼兒園教師帶著孩子們做遊戲,2018年攝

在一片小樹林中,幾個小朋友擠坐在木製的蹺蹺板上,另外兩個小朋友則在蹺蹺板左右兩端施力,讓蹺蹺板能夠上下襬動,雖然設施簡陋,但是每個孩子天真無邪的臉上都洋溢著燦爛如花的笑靨。這張照片定格的是1973年鎮海幼兒園小朋友們戶外活動的場景,黑白照片展示的不僅是改革開放前鎮海幼兒的童年生活,也是那個年代鎮海幼兒教育事業的一個縮影。

時光倒流四十年,從老照片看鎮海教育變遷

▲鎮海幼兒園孩子們玩蹺蹺板,1973年攝

這張照片的背景是我們鎮海幼兒園早年的園址,那時候沒有什麼大型玩具,場地也有限,這片小樹林也就成了他們的一個遊樂場,後面那個兩層樓民房是當時半托班的教室,一樓用來上課,二樓用來午休,孩子們都睡在地板上的。”七月的一個週末,我們拿著這張老照片,來到了鎮海幼兒園退休教師李紅霞家中,當她看到這張45年前的老照片時,不禁思緒飛揚。

鎮海幼兒園是鎮海第一所公辦幼兒園,1949年創辦於鎮海區後大街的文泰小學內,1952年借用原城關一校(現老年大學位置)辦學,1955年位於招寶山街道滾江弄1號的新園建成投入使用。

時光倒流四十年,從老照片看鎮海教育變遷

▲鎮海幼兒園小朋友戶外活動,2018年攝

“改革開放前,鎮海幼兒園有兩處平房用作教室,一處是老照片上的民房,還有一處是參照杭州一所幼兒園新建的房子。當時,鎮海幼兒園硬件還是不錯的,有半托班和全託班各三個班級,教室比較寬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各級領導、社會各界人士對幼兒教育越來越重視,幼兒入學人數逐漸增多,原有的園舍滿足不了快速發展的教育需求,在八十年代中期便拆除平房,建造了東西兩幢三層教學樓,之後在九十年代初期又建造了一幢四層樓教學樓。”從1965年進入鎮海幼兒園工作,一直到2001年退休,李老師見證並親歷了鎮海幼兒園發展的每一個重要節點。

時光倒流四十年,從老照片看鎮海教育變遷

▲鎮海幼兒園小朋友拔河,1973年攝

另一張老照片上,畫面定格了鎮海幼兒園的小朋友參加拔河比賽的情景,照片中小朋友身體向後傾斜,使出了吃奶的勁,而站在一旁圍觀的小朋友們則在為小夥伴吶喊加油,照片背景的園舍就是李老師所提到的新建平房。“那時候小朋友玩的玩具都是老師自制的一些沙包、毽子、長短繩等。”李老師說,那個年代玩具和遊樂設施匱乏,幼兒園同教材配套的教具都是老師們自己動手製作的,而且整個幼兒園只有兩架風琴,上課只能輪著用。

時光倒流四十年,從老照片看鎮海教育變遷

▲鎮海幼兒園莊市分園,2018年攝

如今,走進鎮海幼兒園,4000多平方米集活動室、寢室、盥洗室、衛生間於一體的現代化教室寬敞明亮,閱覽室、舞蹈房、科學探索室、美術創意室、國際象棋室、多功能親子活動室等教學用房也一應俱全。開展戶外活動課時,寬敞的操場上回蕩著孩子們銀鈴般的笑聲,老師利用教具和孩子們玩著益智遊戲。

為滿足日益增大的適齡幼兒上學需求,今年2月,按照省一級幼兒園標準配置建造的鎮海幼兒園莊市分園建成投用。幼兒園總面積7211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4554.9平方米,戶外活動面積2340多平米。

這裡這播傳播生活 教育 文化等熱點;

這播君邀您繼續關注 ;我們下期再會!

投 稿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