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規檢查後,債權透明或將成爲P2P平台的新趨勢

近期互金協會下發三份文件整治P2P網貸,當下網貸平臺也正式啟動了檢查工作,誠如監管一再做出的指示,合規是平臺發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平臺未來的出路。只有通過本輪檢查後P2P平臺才能有機會完成備案進入下半場,而在未來P2P平臺必然出現一個重要的變化,即是透明化借貸雙方的債權關係。

P2P平臺角度

當前市場上P2P網貸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點對點的純信息中介,借貸關係的達成是通過平臺直接接觸,一次性投標達成;第二種就是債權轉讓,指借貸雙方不直接簽訂債權債務合同,而採用第三方先行放款給資金需求者,再由該第三方將債權轉讓給新的出借人。而債權轉讓早已不是“一對一”模式,而是“多對多”,即借款需求和出借全部打散進行再組合,並且都是採用先將資金出借給借款人,然後獲取債權對其分割,通過轉讓形式將債權轉移給其他出借人,從而獲得借貸資金。

合規檢查後,債權透明或將成為P2P平臺的新趨勢

債權轉讓模式下,資金供需雙方的配對由P2P平臺進行操作,並不由出借人自主選擇。因此整個過程中平臺對借款人的信息披露不夠透明充分,債權信息不透明,易存在資金挪用等情況,此外經過多次匹配後債權債務關係更加複雜,便容易積累風險。

所以此前各地方監管條例中都禁止了部分債權轉讓模式,只允許低頻次的轉讓,而近期出臺的全國108條問題清單中也指出:債權轉讓完成後應由P2P網貸平臺告知債務人,並且禁止開展可以調整原始債權收益率的債權轉讓業務以及開展以出借人所持債權作為質押的“淨值標”借款業務。由此看來經過監管整治後未來的P2P網貸將不斷透明化債權,讓借貸雙方清楚債權變化,減少信息不對稱。

出借人角度

隨著對P2P行業的瞭解越來越深入,以及監管體系的不斷完善,對於網貸平臺的關注重點將會轉移到債權質量和安全上,不同於過去那般看單純的看平臺背景和收益,在踩雷後更是維權無路。因此透明化債權對出借人而言將是抵禦風險的重要手段,即便是平臺出事倒閉了,出借人通過債權信息知道資金借給了誰,由此藉助正規方式追回。

平臺合規角度

從網貸平臺業務合規和保護出借人利益角度考慮,平臺應該將讓債權信息更加透明化,便於出借人能夠在其中發現存在的問題,有效控制風險。而P2P平臺本身作為信息中介機構,靠的是信息吃飯,如果信息披露不完善,出借人就沒有辦法判斷項目的真假,更沒辦法明確跟借款人的債權關係。債權是金融的核心,提高債權質量、不斷透明化債權信息才是網貸平臺發展的根本。

未來的P2P平臺的風控也將是圍繞著債權安全進行的,在去剛兌的環境下出借人將直接面對並承擔風險,一旦項目出現逾期,平臺雖說不在進行墊付,只是幫助出借人催收,但是也需要讓出借人知道是誰逾期了。如果平臺無法追回資金,出借人還可以夠通過債權關係藉助其他渠道來維護自身利益,由此可看見債權透明在今後是P2P平臺必然履行的義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